彼得·沃克的纪念性园林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纪念性园林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4.1 纪念的概念 | 第13-14页 |
1.4.2 纪念性园林的概念 | 第14页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立论 | 第17-23页 |
2.1 彼得·沃克的基本概况 | 第17-18页 |
2.2 叙事学 | 第18-23页 |
2.2.1 叙事学的概述 | 第18页 |
2.2.2 叙事的定义 | 第18页 |
2.2.3 叙事学的发展——从文学到园林 | 第18-20页 |
2.2.4 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与园林的关系 | 第20-23页 |
3 彼得·沃克的纪念性园林主题 | 第23-29页 |
3.1 纪念性园林主题的类型 | 第23-25页 |
3.1.1 纪念性园林的功能分类 | 第23-24页 |
3.1.2 纪念性园林根据叙事对象的不同分类 | 第24-25页 |
3.2 主题的表述方式 | 第25-27页 |
3.2.1 象征 | 第25-26页 |
3.2.2 隐喻 | 第26-27页 |
3.3 环境因素对纪念性园林的影响 | 第27-29页 |
4 彼得沃克纪念性园林中的叙事和叙事手法 | 第29-35页 |
4.1 园林叙事 | 第29-32页 |
4.1.1 阐述叙事---命名 | 第29-31页 |
4.1.2 园林叙事的背景(911纪念馆) | 第31-32页 |
4.2 叙事手法 | 第32-35页 |
4.2.1 静态叙事 | 第32-33页 |
4.2.2 动态叙事 | 第33-35页 |
5 彼得沃克纪念性园林的空间形态的构成 | 第35-45页 |
5.1 空间序列 | 第35-37页 |
5.1.1 轴线式的空间序列 | 第35-36页 |
5.1.2 分散式的空间序列 | 第36页 |
5.1.3 阶梯式的空间序列 | 第36-37页 |
5.2 空间的要素 | 第37-41页 |
5.2.1 硬质要素 | 第38-39页 |
5.2.2 软质要素 | 第39-41页 |
5.3 空间组合形态及手法 | 第41-45页 |
5.3.1 空间组合形态 | 第41-42页 |
5.3.2 空间组合形态的手法 | 第42-45页 |
6 彼得·沃克纪念性园林的设计手法---极简主义 | 第45-53页 |
6.1 极简主义——“少”即是“多” | 第45页 |
6.2 彼得·沃克纪念性园林的设计手法 | 第45-53页 |
6.2.1 空的联想 | 第46页 |
6.2.2 平的对比 | 第46-49页 |
6.2.3 少就是多 | 第49-50页 |
6.2.4 材料的运用更具时代气息 | 第50-51页 |
6.2.5 参照与非参照的结合 | 第51-53页 |
7 结论与借鉴 | 第53-57页 |
7.1 结论 | 第53-54页 |
7.2 借鉴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A 彼得·沃克的部分作品列表 | 第61-63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实践成果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