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动力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电力工业论文

火电厂反渗透浓水电解除氨氮及制氯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1页
    1.2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介绍第11-16页
        1.2.1 生物处理法第11-12页
        1.2.2 膜处理法第12-13页
        1.2.3 离子交换法第13-14页
        1.2.4 吹脱法第14页
        1.2.5 化学沉淀法第14-15页
        1.2.6 折点加氯法第15页
        1.2.7 电化学氧化法第15-16页
    1.3 电化学法除氨氮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6-18页
        1.3.1 阳极材料涂层的选择第16页
        1.3.2 阳极材料性能的选择第16页
        1.3.3 电化学氧化氨氮机理研究第16-18页
        1.3.4 电化学氧化法的发展趋势第18页
    1.4 电解制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8-20页
        1.4.1 电解制氯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2 电解制氯极板的种类和要求第19-20页
    1.5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20-21页
        1.5.1 本研究的内容第20页
        1.5.2 本研究的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阳极材料的测试试验研究第21-27页
    2.1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第21页
    2.2 实验方法第21-22页
        2.2.1 电解材料的表征方法第21-22页
        2.2.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2-25页
        2.3.1 阳极材料的析氯电位第22-23页
        2.3.2 阳极材料的析氧电位第23-24页
        2.3.3 阳极析氧析氯电位比较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电解处理反渗透浓水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7-56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7-29页
        3.1.1 实验药品与设备第27页
        3.1.2 实验水质指标测定第27-29页
    3.2 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第29-30页
    3.3 实验用水第30页
    3.4 阳极材料Ti/RuO_2-Ir O_2(R_2)的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0-45页
        3.4.1 电流密度对电解的影响第30-35页
        3.4.2 TDS对电解的影响第35-38页
        3.4.3 pH对电解的影响第38-41页
        3.4.4 温度对电解的影响第41-43页
        3.4.5 电解各位置均匀度比较第43-45页
    3.5 阳极材料Ti/RuO_2-Ir O_2(R_1)的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52页
        3.5.1 电流密度对电解的影响第45-48页
        3.5.2 pH对电解的影响第48-50页
        3.5.3 电流密度对极板间电压的影响第50-51页
        3.5.4 氨氮去除完后,电流密度对制氯的影响第51-52页
    3.6 极板材料对电解的影响第52-54页
        3.6.1 氨氮的降解及其氧化速率第52-53页
        3.6.2 总氯浓度变化以及游离氯占总氯的比例第53页
        3.6.3 氯离子浓度变化及其转化率第53-54页
        3.6.4 氨氮降解能耗第54页
    3.7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阳极失效对除氨与制氯的影响及阳极失效的防治第56-64页
    4.1 极板结垢的影响第56-61页
        4.1.1 高温条件下极板结垢对除氨氮及制氯的影响第56-58页
        4.1.2 常温条件下极板结垢对除氨氮制氯的影响第58-61页
    4.2 极板失效防治措施第61-63页
    4.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结论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秦岭山前地下水水质分布特征及评价与预测研究--以潼关地区为例
下一篇:钙铝LDH协同电动修复污染土壤体系中铬的迁移与转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