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在干酪乳杆菌基因组中的表达及免疫效果评价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1 前言第15-28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2 产气荚膜梭菌免疫防治相关研究进展第16-23页
        1.2.1 产气荚膜梭菌概述第16页
        1.2.2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研究进展第16-22页
        1.2.3 α毒素疫苗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1.3 乳酸菌作为疫苗载体的研究进展第23-26页
        1.3.1 乳酸菌作为疫苗传递系统的优势第23-24页
        1.3.2 乳酸菌与粘膜免疫系统第24-26页
    1.4 乳酸菌基因打靶操作系统研究进展第26-2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8-43页
    2.1 材料第28-29页
        2.1.1 载体质粒与菌株第28页
        2.1.2 主要化学试剂第28-29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第29页
    2.2 试骑方法第29-43页
        2.2.1 HCE启动子的克隆与活性验证第29-33页
        2.2.2 表达盒(PPαT)的构建第33-34页
        2.2.3 表达盒PPαT表达的验证第34-35页
        2.2.4 pGBHCupp-2A2B-PPαT重组质粒的构建第35-36页
        2.2.5 乳酸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36-37页
        2.2.6 含PPαT表达盒转基因干酪乳杆菌的筛选第37-38页
        2.2.7 重组干酪乳杆菌PPαTΔupp L.casei ATCC 393特性分析第38页
        2.2.8 PPαTΔupp L.casei ATCC 393表达第38-39页
        2.2.9 口服PPαTΔupp L.casei ATCC免疫学指标的测定第39-41页
        2.2.10 免疫鼠攻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保护性试验第41-4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3-67页
    3.1 启动子HCE的克隆与鉴定结果第43-44页
        3.1.1 启动子HCE PCR扩增结果第43页
        3.1.2 启动子HCE酶切与PCR鉴定结果第43-44页
    3.2 启动子HCE表达验证第44-45页
        3.2.1 pHCE612-SLS质粒鉴定结果第44-45页
        3.2.2 pHHCE612-SLS在干酪乳杆菌中的表达第45页
    3.3 α毒素基因的克隆与鉴定结果第45-46页
    3.4 PPαT表达盒的构建结果第46-47页
    3.5 表达盒在pPG612载体中的表达验证第47页
    3.6 pGBHCupp-2A2B-PPαT重组质粒的获得第47-51页
        3.6.1 pGBHCupp-2A2B-PPαT/TG1质粒酶切鉴定结果第47-48页
        3.6.2 pGBHCupp-2A2B-PPαT/L.casei质粒鉴定结果第48-49页
        3.6.3 pGBHCupp-2A2B-PPαT重组质粒构建策略第49-51页
    3.7 pGBHCupp-2A2B-PPαT质粒与L.casei重组鉴定结果第51-52页
        3.7.1 PCR鉴定结果第51页
        3.7.2 基因组PCR测序结果第51-52页
    3.8 PPαTΔupp L.casei重组菌特性研究第52-55页
        3.8.1 PPαTΔupp L.casei形态学特性分析第52页
        3.8.2 PPαTΔupp L.casei遗传稳定性分析第52-53页
        3.8.3 PPαTΔupp L.casei生长特性分析第53-54页
        3.8.4 5-FU抗性研究第54-55页
    3.9 PPαTΔupp L.casei基因组表达结果第55-56页
        3.9.1 Western blotting结果第55-56页
        3.9.2 间接ELISA结果第56页
        3.9.3 激光共聚焦结果第56页
    3.10 口服PPαTΔupp L.casei ATCC免疫学指标的测定第56-64页
        3.10.1 免疫小鼠特异性抗体IgA测定第56-59页
        3.10.2 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测定第59-60页
        3.10.3 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第60-61页
        3.10.4 CD4细胞亚类及细胞因子的检测第61-64页
    3.11 免疫小鼠攻毒保护性试验结果第64-67页
        3.11.1 天然α毒素致病性试验结果第64-65页
        3.11.2 最小致死量(MLD)测定结果第65页
        3.11.3 攻毒试验结果第65页
        3.11.4 免疫小鼠血清对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中和效力试验结果第65-67页
4 讨论第67-71页
    4.1 重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去毒性第67页
    4.2 构建的表达盒元件第67-68页
    4.3 温敏型质粒和L.casei ATCC 393的同源重组第68-69页
    4.4 重组菌的表达情况第69页
    4.5 口服重组干酪乳杆菌粘膜免疫效果分析第69-71页
5 结论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5页
附录第85-99页
    附录A 序列对比结果第85-93页
    附录B 英文縮略词表第93-94页
    附录C:培养基的配制第94-95页
    附录D:主要试剂的配制第95-9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虾夷扇贝卵黄蛋白原基因克隆、表达和免疫功能研究
下一篇:猪源2009甲型H1N1大流行流感病毒及其H9N2重组病毒在哺乳动物模型的致病性和传播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