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胶东新城金矿控矿构造解析及分形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3-14页
   ·前人研究工作评述第14-16页
   ·研究区概况第16-17页
   ·本次工作方法及主要成果第17-18页
   ·完成的工作量第18-20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第20-29页
   ·地层第20-21页
   ·区域构造背景第21-23页
     ·区域构造格架第21-23页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第23页
   ·矿源岩系特征第23-24页
     ·初始矿源岩系第24页
     ·中间矿源岩系第24页
     ·直接矿源岩系第24页
   ·焦家金矿田地质特征第24-29页
     ·地层及岩浆岩第25页
     ·焦家金矿田构造格架第25-27页
     ·焦家金矿田矿产分布规律第27-29页
第三章 矿床地质第29-42页
   ·地层及岩浆岩第29-30页
     ·地层第29页
     ·岩浆岩第29-30页
   ·构造控矿特征第30-33页
     ·控矿构造对矿化类型的控制第30-31页
     ·控矿构造对矿体形态的控制第31页
     ·控矿构造对矿体产状的控制第31-32页
     ·控矿构造对矿化规模的控制第32-33页
   ·矿体地质特征第33-36页
     ·Ⅰ号矿体地质特征第33-34页
     ·Ⅴ号矿体地质特征第34-36页
   ·围岩蚀变特征第36-39页
     ·围岩蚀变类型第36-37页
     ·围岩蚀变分带第37-38页
     ·新城金矿成矿与围岩蚀变的不同步性第38-39页
   ·矿石类型、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第39-41页
     ·矿石类型第39页
     ·矿石物质成分第39-40页
     ·矿石结构构造第40-41页
   ·金的赋存状态第41-42页
第四章 新城金矿控矿构造解析第42-67页
   ·焦家构造带宏观构造特征第42-47页
     ·几何学特征第42页
     ·运动学特征第42-46页
     ·新城金矿焦家主断层断层泥特征分析第46-47页
   ·新城金矿节理构造解析第47-53页
     ·调查方法第47-48页
     ·节理优选方位及展布特征分析第48-51页
     ·共轭节理应力场分析第51-53页
   ·新城金矿构造变形的显微构造特征第53-60页
     ·定向标本的采集第53页
     ·显微构造特征第53-56页
     ·显微构造演化期次第56-57页
     ·基于显微构造的变形温压条件分析第57-60页
   ·新城金矿构造岩组分析第60-62页
     ·测试方法及数据投图第60-61页
     ·岩组图分析第61-62页
   ·成岩成矿构造应力场的恢复第62-65页
     ·成矿期前的构造应力场第63页
     ·成矿期的构造应力场第63页
     ·成矿期后构造应力场第63-64页
     ·古构造差应力测算第64-65页
   ·讨论与结论第65-67页
第五章 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第67-86页
   ·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第67-74页
     ·常量元素特征第67-70页
     ·成矿构造差应力与主量元素的迁移耦合第70-71页
     ·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第71-74页
   ·同位素年龄测试与地质意义探讨第74-75页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第75-80页
     ·流体包裹体成分第75-80页
     ·流体包裹体温压环境第80页
   ·新城金矿的成矿深度测算第80-85页
     ·成矿深度测算的方法介绍第80-81页
     ·构造变形测量第81页
     ·成矿期构造差应力值测算第81-83页
     ·成岩成矿期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值第83页
     ·地质作用深度推算第83-84页
     ·测算结果分析第84-85页
   ·讨论与结论第85-86页
第六章 新城金矿构造成矿的分形动力学第86-99页
   ·分形理论在构造成矿研究中的应用第86页
   ·焦家矿田断裂构造的分形特征第86-87页
   ·新城金矿裂隙构造的分形特征第87-89页
   ·新城金矿金品位的分形特征第89-95页
     ·金品位的变化特征第89-91页
     ·金品位空间变化的分形特征第91-95页
   ·构造成矿作用的分形动力学第95-97页
   ·新城金矿深部资源前景第97-99页
结论第99-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8页
图版说明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波场数值模拟在工程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热液作用对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的贡献--以金川矿床和拉水峡矿床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