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时空的多源数据趋势预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3-17页
        1.2.1 数据预测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数据采集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8-20页
第二章 多源数据采集分析相关技术第20-39页
    2.1 基本概念第20-21页
    2.2 多源数据特征分析理论基础第21-26页
        2.2.1 网络流量特征第21-23页
            2.2.1.1 自相似特征第21-23页
            2.2.1.2 周期性第23页
            2.2.1.3 混沌性第23页
        2.2.2 数据预处理第23-26页
            2.2.2.1 数据清理第24-25页
            2.2.2.2 数据集成第25页
            2.2.2.3 数据变换第25页
            2.2.2.4 数据规约第25-26页
    2.3 多源数据趋势预测基础第26-32页
        2.3.1 时间序列分析第26-32页
            2.3.1.1 平稳性判定方法第27-28页
            2.3.1.2 去非平稳性方法第28-29页
            2.3.1.3 ARMA模型第29-30页
            2.3.1.4 时间序列分析建模过程第30-32页
    2.4 多源数据采集基础第32-38页
        2.4.1 Nagios网络监控架构第32-34页
        2.4.2 事件驱动模型与EPOLL第34-35页
        2.4.3 网络流量采集第35-38页
            2.4.3.1 网络流量采集工具第35-36页
            2.4.3.2 SNMP协议概述第36-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多源数据特征分析第39-55页
    3.1 数据集的描述第39-43页
    3.2 网络流量自相似特征研究第43-45页
        3.2.1 网络流量自相似特征研究方法第43-44页
        3.2.2 网络流量的自相似特征分析第44-45页
            3.2.2.1 有线网络流量的自相似特征分析第44页
            3.2.2.2 无线网络流量的自相似特征分析第44-45页
    3.3 网络流量长度、周期等特征研究第45-48页
    3.4 网络流量分布研究第48-53页
        3.4.1 正态分布第48-49页
        3.4.2 对数正态分布第49页
        3.4.3 Weibull分布第49页
        3.4.4 Q-Q图分析法第49-50页
        3.4.5 流量分布特征验证第50-53页
    3.5 多源数据特征分析第53-54页
    3.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多源数据趋势预测模型研究第55-68页
    4.1 FARIMA模型第55-58页
        4.1.1 FARIMA模型简介第55-56页
        4.1.2 FARIMA模型建模过程第56-58页
    4.2 小波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第58-62页
        4.2.1 小波变换第58-60页
            4.2.1.1 小波分析第58页
            4.2.1.2 Mallat算法第58-60页
        4.2.2 基于小波与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第60-62页
    4.3 实验对比分析第62-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多源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第68-88页
    5.1 系统整体架构第68-70页
    5.2 系统整体设计第70-72页
    5.3 采集监控管理中心设计与实现第72-77页
        5.3.1 监控管理中心设计与实现第72页
        5.3.2 数据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第72-77页
    5.4 采集监听服务器与采集服务器设计与实现第77-79页
    5.5 数据与备份中心设计与实现第79-80页
    5.6 采集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第80-82页
    5.7 运行结果第82-87页
    5.8 系统特色第87页
    5.9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8-90页
    6.1 本文总结第88-89页
    6.2 未来展望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inSnmp的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网络隐蔽信道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