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SNMP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1.3 网络管理基础 | 第12-15页 |
1.3.1 网络管理的基本内容 | 第12-15页 |
1.3.2 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 | 第15页 |
1.4 本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SNMP体系结构 | 第16-42页 |
2.1 管理信息结构(SMI) | 第16-19页 |
2.1.1 对象标识 | 第17-18页 |
2.1.2 语法 | 第18-19页 |
2.1.3 SMI定义的编码 | 第19页 |
2.2 管理信息库(MIB) | 第19-31页 |
2.2.1 system组 | 第20-21页 |
2.2.2 interfaces组 | 第21-23页 |
2.2.3 at组 | 第23页 |
2.2.4 ip组 | 第23-26页 |
2.2.4.1 IpAddrTable | 第25页 |
2.2.4.2 IpRouteTable | 第25页 |
2.2.4.3 ipNetToMediaTable网络地址转换表 | 第25-26页 |
2.2.5 icmp组 | 第26页 |
2.2.6 tcp组 | 第26-28页 |
2.2.7 udp组 | 第28页 |
2.2.8 egp组 | 第28-29页 |
2.2.9 transmission组 | 第29-30页 |
2.2.10 SNMP组 | 第30-31页 |
2.3 SNMP的应用 | 第31-33页 |
2.3.1 SNMP支持的网管操作 | 第31-32页 |
2.3.2 SNMP的实现结构 | 第32-33页 |
2.4 SNMP协议定义 | 第33-34页 |
2.5 SNMP支持的操作 | 第34-37页 |
2.5.1 GetRequest | 第34页 |
2.5.2 GetNextRequest | 第34-35页 |
2.5.3 SetRequest | 第35-36页 |
2.5.4 GetResponse | 第36页 |
2.5.5 Trap | 第36-37页 |
2.6 共同体COMMUNITY和安全控制 | 第37-39页 |
2.7 实例ID规则 | 第39-41页 |
2.7.1 标量 | 第39页 |
2.7.2 表和行 | 第39-40页 |
2.7.3 列对象 | 第40-41页 |
2.8 本章总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第42-48页 |
3.1 系统功能介绍 | 第42-43页 |
3.1.1 名词定义与解释 | 第42页 |
3.1.2 系统功能 | 第42-43页 |
3.1.3 用户特征 | 第43页 |
3.2 系统设计 | 第43-48页 |
3.2.1 系统用例图 | 第43-44页 |
3.2.2 用例规格说明 | 第44-48页 |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8-72页 |
4.1 WINSNMP的概念 | 第48-52页 |
4.1.1 SNMP编程的主要工作 | 第48-49页 |
4.1.2 SNMP变量 | 第49-50页 |
4.1.3 MIB表的操作 | 第50-51页 |
4.1.4 WinSNMP的数据结构和函数类型 | 第51页 |
4.1.5 使用WinSNMP发送消息的步骤: | 第51-52页 |
4.1.6 使用WinSNMP接收并处理消息的步骤: | 第52页 |
4.1.7 释放资源 | 第52页 |
4.2 SNMP++编程 | 第52-55页 |
4.2.1 SNMP++编程特点 | 第52-53页 |
4.2.2 SNMP++组成文件和使用方法 | 第53页 |
4.2.3 SNMP++软件包中的类介绍 | 第53-55页 |
4.3 SNMP的工作环境 | 第55-57页 |
4.4 MIB对象信息浏览 | 第57-62页 |
4.4.1 加载MIB文件的实现 | 第58-59页 |
4.4.2 SNMP操作命令的实现 | 第59-62页 |
4.5 网络设备监控模块 | 第62-65页 |
4.5.1 流量以及宽带利用率 | 第63页 |
4.5.2 程序实现中的几个问题 | 第63-64页 |
4.5.3 程序实现 | 第64-65页 |
4.6 网络拓扑发现模块 | 第65-69页 |
4.6.1 基于CDP(Cisco Discovery Protocol)的网络拓扑发现 | 第65-66页 |
4.6.2 拓扑信息获取 | 第66-69页 |
4.7 网络故障管理模块 | 第69-71页 |
4.8 本章总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72-77页 |
5.1 测试环境 | 第72页 |
5.2 系统测试 | 第72-76页 |
5.3 本章总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系统功能总结 | 第77页 |
6.2 本系统的不足之处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