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常用苯二氮杂卓类药物的理化性质 | 第12-18页 |
1.3 苯二氮杂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 | 第18-19页 |
1.4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的毒性及中毒症状 | 第19页 |
1.5 药物的代谢体系 | 第19-20页 |
1.6 药物代谢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第20页 |
1.7 药物代谢实验给药剂量确定 | 第20-21页 |
1.8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 第21-22页 |
1.9 药物代谢产物分析测定的技术 | 第22-23页 |
1.10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页 |
1.11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大鼠和人体肝微粒体中安定及其代谢物 | 第24-31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页 |
2.2.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25页 |
2.2.2 GC-MS测定条件 | 第25页 |
2.3 样品收集 | 第25页 |
2.4 样品前处理 | 第25-26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2.5.1 GC-MS分析结果 | 第26-27页 |
2.5.2 女性混合肝微粒体和Wistar大鼠肝微粒体中安定代谢产物的比较 | 第27页 |
2.5.3 Wistar大鼠肝微粒体和Wistar大鼠尿液中安定代谢产物的比较 | 第27-28页 |
2.5.4 安定在女性混合肝微粒体和Wistar大鼠体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途径 | 第28-29页 |
2.6 结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大鼠和人体肝微粒体中利眠宁及其代谢物 | 第31-37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3.2.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31-32页 |
3.2.2 GC-MS测定条件 | 第32页 |
3.3 样品收集 | 第32页 |
3.4 样品前处理 | 第32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32-36页 |
3.5.1 GC-MS分析结果 | 第32-34页 |
3.5.2 女性混合肝微粒体和Wistar大鼠肝微粒体中利眠宁代谢产物的比较 | 第34-35页 |
3.5.3 Wistar大鼠肝微粒体和Wistar大鼠尿液中利眠宁代谢产物的比较 | 第35页 |
3.5.4 利眠宁在女性混合肝微粒体和Wistar大鼠体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途径 | 第35-36页 |
3.6 结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大鼠和人体肝微粒体中硝基安定及其代谢物 | 第37-43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4.2.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37-38页 |
4.2.2 GC-MS测定条件 | 第38页 |
4.3 样品收集 | 第38页 |
4.4 样品前处理 | 第38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4.5.1 GC-MS分析结果 | 第38-40页 |
4.5.2 女性混合肝微粒体和Wistar大鼠肝微粒体中硝基安定代谢产物的比较 | 第40页 |
4.5.3 Wistar大鼠肝微粒体和Wistar大鼠尿液中硝基安定代谢产物的比较 | 第40页 |
4.5.4 硝基安定在女性混合肝微粒体和Wistar大鼠体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途径 | 第40-41页 |
4.6 结论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氯硝安定体外代谢研究和血液、尿液中氯硝安定及其代谢物7-氨基氯硝安定、7-乙酰氨基氯硝安定的LC-LIT-MS测定方法 | 第43-55页 |
5.1 引言 | 第43-4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4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5.2.3 液相色谱-质谱条件 | 第4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5.3.1 体外代谢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5.3.2 生物检材前处理条件的单因素优化实验 | 第48-52页 |
5.3.3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第52-53页 |
5.3.4 加标回收率与精密度实验 | 第53-54页 |
5.3.5 基质效应 | 第54页 |
5.3.6 实际样品测定 | 第54页 |
5.4 结论 | 第54-55页 |
第六章 LC-LIT-MS分析鉴定人体和大鼠肝微粒体三唑仑及其代谢物 | 第55-74页 |
6.1 引言 | 第55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6.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5-56页 |
6.2.2 液相色谱-质谱条件 | 第56页 |
6.3 肝微粒体样品收集 | 第56-57页 |
6.4 样品前处理 | 第57页 |
6.5 结果与讨论 | 第57-71页 |
6.5.1 三唑仑在人肝微粒体中代谢物解析 | 第57-66页 |
6.5.2 三唑仑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物解析 | 第66-69页 |
6.5.3 人体肝微粒体和Wistar大鼠肝微粒体中三唑仑代谢产物的比较 | 第69-71页 |
6.5.4 三唑仑在女性混合肝微粒体和Wistar大鼠体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途径 | 第71页 |
6.6 结论 | 第71-74页 |
第七章 在线SPE-LC-LIT-MS法检测尿液或血液中19种苯二氮卓类安眠药及其代谢物 | 第74-82页 |
7.1 引言 | 第74-75页 |
7.2 实验部分 | 第75-76页 |
7.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75页 |
7.2.2 生物检材样品制备 | 第75页 |
7.2.3 液相色谱-质谱条件 | 第75-76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76-80页 |
7.3.1 分析色谱柱的选择 | 第76-77页 |
7.3.2 在线SPE萃取时间的考查 | 第77-79页 |
7.3.3 基质酸碱性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79页 |
7.3.4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第79页 |
7.3.5 方法的回收率及精密度 | 第79页 |
7.3.6 实际样品测定 | 第79-80页 |
7.4 结论 | 第80-82页 |
第八章 50种毒品毒物及其代谢物的二级和三级LC-LIT-MS数据库的建立 | 第82-89页 |
8.1 引言 | 第82页 |
8.2 实验部分 | 第82-83页 |
8.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82-83页 |
8.2.2 液相色谱-质谱条件 | 第83页 |
8.2.3 质谱信息采集 | 第83页 |
8.3 LC-MS数据库构建 | 第83页 |
8.4 未知样品的检索 | 第83-84页 |
8.5 结论 | 第84-89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9.1 结论 | 第89-90页 |
9.2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