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制造业所得税税负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3.1 制造企业的定义及类型 | 第21-22页 |
3.1.1 制造企业的定义 | 第21页 |
3.1.2 制造企业的类型 | 第21-22页 |
3.2 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3.2.1 企业所得税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 | 第22-23页 |
3.2.2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3.3 所得税税负的计量 | 第24-26页 |
3.3.1 所得税税负的含义 | 第24-25页 |
3.3.2 名义所得税税收负担的含义 | 第25页 |
3.3.3 实际所得税税收负担的含义 | 第25-26页 |
3.3.4 实际所得税税率的定义 | 第26页 |
3.4 合理把控所得税税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6-31页 |
3.4.1 合理把控所得税税负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3.4.2 合理把控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可行性 | 第28-31页 |
第四章 制造业所得税税负宏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9页 |
4.1 宏观影响因素 | 第31-34页 |
4.1.1 税收政 | 第31-32页 |
4.1.2 区域性因素 | 第32-34页 |
4.2 微观影响因素 | 第34-37页 |
4.2.1 公司规模 | 第34-35页 |
4.2.2 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 | 第35-36页 |
4.2.3 盈利能力——投资报酬率 | 第36-37页 |
4.3 回归模型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基于制造业 A 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 | 第39-50页 |
5.1 实证设计 | 第39-41页 |
5.1.1 研究方法与分析结构 | 第39-40页 |
5.1.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40页 |
5.1.3 相关事项说明 | 第40-41页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45页 |
5.2.1 制造业上市公司 ETR 总体分析 | 第41-43页 |
5.2.2 制造业上市公司 ETRs 分地区统计分析 | 第43-45页 |
5.3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5-50页 |
5.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5页 |
5.3.2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5.3.3 稳健性检验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4页 |
6.1 结论 | 第50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6.2.1 规范税收优惠 | 第51-52页 |
6.2.2 规范壮大我国制造业 | 第52页 |
6.2.3 加强税收监管 | 第52页 |
6.2.4 落实税收法定 | 第52-53页 |
6.2.5 增创产业竞争新优势 | 第53页 |
6.3 局限和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5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