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杨凌示范区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与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9-16页
    1.1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研究现状第10-14页
        1.1.1 植物景观配置概述第10页
        1.1.2 国外园林景观规划研究现状第10-12页
        1.1.3 国内园林景观规划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 现代园林中的植物配置第14-16页
        1.2.1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方式第14-15页
        1.2.2 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配置类型第15页
        1.2.3 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第15-16页
    1.3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现状第16页
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6-21页
    2.1 杨凌示范区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研究第16-17页
        2.1.1 植物群落物种数量特征分析第16-17页
    2.2 杨凌示范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第17-18页
        2.2.1 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第17-18页
    2.3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18页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8-19页
    2.5 杨凌示范区区概况第19-21页
        2.5.1 地理位置第19-20页
        2.5.2 历史沿革第20页
        2.5.3 自然条件第20页
        2.5.4 杨凌示范区主要植物种类第20-21页
3 杨凌示范区景观植物配置结构第21-31页
    3.1 调查范围第21页
    3.2 调查方法与内容第2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1-30页
        3.3.1 植物配置概况第21-22页
        3.3.2 植物区系特征分析第22-25页
        3.3.3 树种生长性状和重要值分析第25-27页
        3.3.4 植物配比分析第27-29页
        3.3.5 树种应用频率分析第29-30页
    3.4 小结第30-31页
4 杨凌示范区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与分析第31-39页
    4.1 评价对象与材料第31页
    4.2 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1-33页
    4.3 确定植物群落各评价因子权重值并进行检验第33页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4.4.1 杨凌示范区教稼园景观评价结果第33-34页
        4.4.2 杨凌示范区渭惠路景观评价结果第34-36页
        4.4.3 杨凌示范区西农大校园景观评价结果第36-37页
    4.5 综合评价结果第37-39页
    4.6 小结第39页
5 杨凌示范区植物景观配置特点及配置模式推荐第39-42页
    5.1 杨凌示范区植物景观配置的特点第39-41页
        5.1.1 景观层次丰富过度自然第39-40页
        5.1.2 四季皆有景可赏,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丰富第40页
        5.1.3 积极引种栽培,植物种类丰富第40页
        5.1.4 植物景观整体较好,但未突出本地特色第40-41页
        5.1.5 乔灌木品种应用较多,地被植物种类贫乏第41页
    5.2 杨凌示范区景观植物配置模式推荐第41-42页
        5.2.1 展现历史文化型配置模式第41页
        5.2.2 科技示范型配置模式第41页
        5.2.3 田园风光型配置模式第41-42页
6 结论与讨论第42-44页
    6.1 结论第42-43页
    6.2 讨论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第48-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视觉思维下建筑平面图的空间视觉构建研究
下一篇:亲水型酒店功能与空间形态研究--以大理苍洱迎宾馆一号楼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