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作品评论和研究论文

萧伯纳与张爱玲作品比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0页
    0.1 本课题研究现状第8-9页
    0.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9页
    0.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9-10页
1 相似的家庭出身和成长经历第10-15页
    1.1 没落贵族出身第11-12页
    1.2 不愉快的童年第12-13页
    1.3 爱好音乐和美术第13-15页
2 相似的主题指向第15-26页
    2.1 对女性生命力的表现第15-20页
        2.1.1 萧伯纳对女性生命力的表现第15-17页
        2.1.2 张爱玲对女性生命力的表现第17-18页
        2.1.3 异同点及成因第18-20页
    2.2 金钱至上的虚伪人生第20-26页
        2.2.1 萧伯纳对虚伪人生的表现第20-22页
        2.2.2 张爱玲对虚伪人生的表现第22-23页
        2.2.3 异同点及成因第23-26页
3 理性的叙事角度第26-31页
    3.1 萧伯纳:充满批判的理性第26-27页
    3.2 张爱玲:略带同情的理性第27-29页
    3.3 不同点及成因第29-31页
4 荒诞的表现形式第31-36页
    4.1 萧伯纳:揭露现实的荒诞第31-32页
    4.2 张爱玲:表现虚无的荒诞第32-34页
    4.3 异同点及成因第34-36页
5 反讽的艺术手法第36-45页
    5.1 反讽语言第36-40页
        5.1.1 幽默的萧式反讽第36-38页
        5.1.2 张爱玲的轻微讥讽第38-39页
        5.1.3 异同点第39-40页
    5.2 不同文体的不同反讽手法第40-45页
        5.2.1 萧伯纳的颠倒戏剧场景第40-41页
        5.2.2 张爱玲的反高潮手法第41-43页
        5.2.3 异同点第43-45页
结束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域文化视阈中的高建群小说创作研究
下一篇:“穷小子白日梦”故事--评《红与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及《夜色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