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内科论文

穴位埋线治疗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2-21页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第12-18页
        一、古代医家对便秘的认识第12-14页
        二、现代中医对便秘的认识第14-18页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第18-21页
        一、概念第18页
        二、病因第18页
        三、治疗第18-19页
        四、分型及分型依据第19-21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1-25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第21-22页
        一、病例来源第21页
        二、诊断标准第21页
        三、纳入标准第21页
        四、排除标准第21-22页
        五、中止和剔除标准第22页
        六、脱落标准第22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22-25页
        一、分组方法第22页
        二、治疗方法第22-23页
        三、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第23-24页
        四、统计分析方法第24-25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第25-34页
    第一节 治疗前资料情况分析第25-26页
        一、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分析第25页
        二、两组观测指标情况分析第25-26页
    第二节 治疗前后各观测指标对比分析第26-30页
        一、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积分比较第26页
        二、两组治疗前后的Bristol大便形状评分比较第26-28页
        三、两组治疗前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第28-30页
        四、两组的总体临床疗效对比第30页
        五、两组病程与疗效的关系第30页
    第三节 两组治疗停止2周后各观测指标的情况分析第30-34页
        一、两组治疗停止2周后便秘症状积分比较第30-31页
        二、两组治疗停止2周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第31-34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34-37页
    第一节 选择依据第34-36页
        一、治疗穴位的选择依据第34-35页
        二、对照组的选择依据第35-36页
    第二节 穴位埋线治疗与中药疗法的比较第36-37页
第五部分 结论第37-38页
    第一节 结论第37页
    第二节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附录第40-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乌宣痹颗粒治疗RA临床观察及对滑膜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两种方法治疗中老年人肱骨近端Neer三部分骨折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