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双乌宣痹颗粒治疗RA临床观察及对滑膜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2-22页
    第一节 西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第12-13页
        一、发病机制的认识第12-13页
        二、治疗第13页
    第二节 从伏邪致痹理论探讨宣发膜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第13-18页
        一、伏邪的概念第14页
        二、邪伏之所第14-15页
        三、伏邪致痹的机制第15-16页
        四、伏邪致痹的现代医学第16-17页
        五、宣发膜原法治疗痹证第17-18页
    第三节 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进展第18-22页
        一、基因芯片技术简介第18-19页
        二、基因芯片与RA的研究第19页
        三、中医药与RA第19-21页
        四、结语第21-22页
第二章 双乌宣痹颗粒治疗RA的临床疗效研究临床研究部分第22-38页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第22-27页
        一、临床资料第22页
        二、病例选择标准第22-24页
        三、研究方法第24-25页
        四、观察指标第25-26页
        五、疗效评价标准第26-27页
        六、统计学处理第27页
    第二节 结果第27-32页
        一、病例脱落情况第27页
        二、疗效指标第27-29页
        三、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第29-30页
        四、HAQ变化第30-31页
        五、中医症候积分比较第31页
        六、ESR、CRP、RF测定结果比较第31-32页
        七、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第32页
    第三节 讨论第32-38页
        一、研究背景第32-33页
        二、组方配伍分析第33-34页
        三、双乌宣痹颗粒组方方药的现代研究第34-36页
        四、研究目的及结果第36页
        五、双乌宣痹颗粒治疗RA的依据第36-38页
第三章 双乌宣痹颗粒对RA患者滑膜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第38-59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38-44页
        一、临床样本来源第38-39页
        二、仪器与试剂第39-40页
        三、实验步骤第40-43页
        四、数据统计学分析第43-44页
    第二节 结果第44-54页
        一、样品总RNA质检结果第44-45页
        二、芯片扫描图第45页
        三、芯片数据箱式图第45-46页
        四、数据散点图第46-47页
        五、火山图第47-48页
        六、聚类分析第48-49页
        七、GO分析第49-53页
        八、Pathway分析第53-54页
    第三节 讨论第54-59页
        一、研究立项背景第54-55页
        二、研究目的及结果第55-56页
        三、双乌宣痹颗粒作用可能机制第56-59页
第四章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附录第67-72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皮肤科门诊女阴瘙痒患者疾病构成及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穴位埋线治疗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