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下的零散与整一--华语“马赛克”电影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6页 |
绪论 | 第6-14页 |
第一章 华语“马赛克”电影:西方舶来品的本土生长 | 第14-27页 |
第一节 兼具传统和现代的新兴电影形式 | 第14-17页 |
第二节 板块叙事结构 | 第17-22页 |
第三节 亲疏有别的同胞兄弟 | 第22-27页 |
第二章 华语“马赛克”电影的叙事特征 | 第27-40页 |
第一节 板块内部:由平面走向立体 | 第27-32页 |
第二节 板块之间:揭示联系和隐藏联系 | 第32-36页 |
第三节 整体构图:碰撞交融中实现深化 | 第36-40页 |
第三章 华语“马赛克”电影的文化属性 | 第40-53页 |
第一节 反类型、跨文化的存在 | 第40-44页 |
第二节 艺术的商业化消费 | 第44-47页 |
第三节 颠覆中心,寻求新变 | 第47-49页 |
第四节 后现代与本土化:写实主义中的抒情色彩 | 第49-53页 |
第四章 华语“马赛克”电影的价值及局限 | 第53-61页 |
第一节 华语“马赛克”电影的存在价值 | 第53-56页 |
第二节 华语“马赛克”电影的局限 | 第56-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