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2.1 叶数量动态 | 第13-14页 |
1.2.2 LMA | 第14-15页 |
1.2.3 光合能力 | 第15-16页 |
1.2.4 叶寿命和LMA、光合能力 | 第16页 |
1.2.5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地点与方法 | 第18-22页 |
2.1 研究地点 | 第18-19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2.2.1 实验物种的选取 | 第19页 |
2.2.2 观测记录方法 | 第19-20页 |
2.2.3 数据处理 | 第20-22页 |
2.2.3.1 叶数量动态 | 第20页 |
2.2.3.2 LMA和光合能力 | 第20-21页 |
2.2.3.3 LMA、光合能力及叶寿命的相关性分析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22-33页 |
3.1 叶数量动态 | 第22-27页 |
3.1.1 出叶模式 | 第23-24页 |
3.1.2 落叶模式 | 第24-26页 |
3.1.3 叶寿命 | 第26-27页 |
3.2 LMA种间差异 | 第27-29页 |
3.3 光合能力种间差异 | 第29-31页 |
3.4 叶寿命、LMA和光合能力之间的关系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分析和讨论 | 第33-40页 |
4.1 叶数量动态的影响因素 | 第33-36页 |
4.1.1 影响出叶模式的因素 | 第33-34页 |
4.1.2 影响落叶模式的因素 | 第34-35页 |
4.1.3 种间叶寿命差异的原因 | 第35-36页 |
4.2 LMA种间差异的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4.3 光合能力种间差异的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4.4 叶寿命、LMA和光合能力之间的关系 | 第38-40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40-42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0-41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3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