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植物新品种权立法保护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10-12页
2 植物新品种权立法保护概述第12-19页
    2.1 植物新品种权概述第12-14页
        2.1.1 植物新品种权的概念第12-13页
        2.1.2 植物新品种权的特征第13-14页
        2.1.3 植物新品种权的性质第14页
    2.2 植物新品种权立法保护的必要性和意义第14-16页
        2.2.1 植物新品种权立法保护的必要性第14-15页
        2.2.2 植物新品种权立法保护的意义第15-16页
    2.3 植物新品种权立法保护的起源与发展第16-19页
        2.3.1 植物新品种权立法保护的起源第16-17页
        2.3.2 植物新品种权立法保护的发展第17-19页
3 我国植物新品种权立法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9-30页
    3.1 立法现状及实施效果第19-23页
        3.1.1 立法现状第20-22页
        3.1.2 实施效果第22-23页
    3.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3-30页
        3.2.1 存在的问题第23-28页
        3.2.2 产生问题的原因第28-30页
4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立法实践及启示第30-41页
    4.1 国际条约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第30-34页
        4.1.1 UPOV公约的相关规定第30-31页
        4.1.2 TRIPs协定的相关规定第31-33页
        4.1.3 CBD公约和ITPGR条约的相关规定第33-34页
    4.2 典型国家对植物新品种的立法保护第34-39页
        4.2.1 美国第34-37页
        4.2.2 日本第37-38页
        4.2.3 印度第38-39页
    4.3 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启示第39-41页
        4.3.1 根据国情选择保护方式第39页
        4.3.2 加强品种权立法与专利法的衔接第39-40页
        4.3.3 注意品种权与农民权的平衡第40-41页
5 我国植物新品种权立法保护的完善第41-51页
    5.1 我国植物新品种权立法的原则第41-42页
        5.1.1 激励创新原则第41-42页
        5.1.2 利益平衡原则第42页
    5.2 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权立法的建议第42-51页
        5.2.1 提升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立法位阶第42-43页
        5.2.2 完善植物新品种权立法的内容第43-51页
6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居民小区道路公共化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环境行政执法中刑事案件移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