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政策执行阻滞类型及其防治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3-14页 |
1. 地方政府 | 第13页 |
2. 公共政策执行 | 第13页 |
3. 执行阻滞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14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2. 基本框架 | 第14页 |
(五) 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一、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阻滞的表现及危害 | 第16-22页 |
(一)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阻滞的表现 | 第16-17页 |
1. 政策执行的盲目性 | 第16页 |
2. 政策执行的非法性 | 第16页 |
3. 政策执行的选择性 | 第16-17页 |
4. 政策执行的替换性 | 第17页 |
5. 政策执行的限制性 | 第17页 |
(二)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阻滞的危害 | 第17-18页 |
1. 政策效果偏离 | 第17-18页 |
2. 政府公信力受损 | 第18页 |
3. 资源浪费严重 | 第18页 |
(三) 当前我国政策执行的现状 | 第18-22页 |
1. 地方政府对政策的认识存在问题 | 第18-19页 |
2. 地方政府政策决议与执行存在问题 | 第19-20页 |
3. 整个政策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不畅 | 第20-22页 |
二、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阻滞的原因分析 | 第22-38页 |
(一) 案例 | 第22-24页 |
(二) 政策执行阻滞的成因分析 | 第24-38页 |
1. 政策主体因素导致阻滞 | 第24-29页 |
2. 政策执行主体因素导致阻滞 | 第29-36页 |
3. 政策目标主体因素导致阻滞 | 第36-38页 |
三、 国外经验介绍 | 第38-43页 |
(一) 美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经验 | 第38-40页 |
1. 以法为准,正确处理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 第38页 |
2. 市场经济与公共政策相互促进 | 第38页 |
3. 效率、公平和发展是公共政策的最终目标 | 第38-40页 |
(二) 德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经验 | 第40-43页 |
1. “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 | 第40-41页 |
2. 政策“外包化” | 第41-42页 |
3. 完善的监督保证 | 第42-43页 |
四、 强化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路径 | 第43-56页 |
(一) 政策制定主体应加强政策过程控制 | 第43-49页 |
1. 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 第43-44页 |
2. 政策制定主体应加大资源投入力度 | 第44-46页 |
3. 政策制定主体要加强信息沟通机制建设 | 第46-48页 |
4. 加强监督主体地位 | 第48-49页 |
(二) 强化执行人员队伍建设 | 第49-52页 |
1. 执行主体执行能力培养 | 第49-50页 |
2. 加强执行主体思想道德建设 | 第50-51页 |
3. 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 第51-52页 |
(三) 加强政策执行过程的民主参与 | 第52-56页 |
1. 加强政策制定的民主参与度 | 第52-53页 |
2. 规范社会监督制度 | 第53-54页 |
3. 政策执行过程要注重公共利益的保障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