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目的意义 | 第9-12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一、 国外教师信念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二、 国内教师信念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第17-21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17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一、 信念 | 第19页 |
二、 教师信念 | 第19-21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第21-29页 |
第一节 研究样本 | 第21-22页 |
一、 参加问卷调查教师基本信息 | 第21-22页 |
二、 参加访谈的教师基本信息 | 第22页 |
第二节 研究工具 | 第22-28页 |
一、 教师信念问卷的修订过程 | 第22-23页 |
二、 教师信念来源与转变问卷的编制 | 第23-24页 |
三、 教师访谈提纲的编制 | 第24页 |
四、 教师信念问卷的信度检验 | 第24-25页 |
五、 教师信念问卷的效度检验 | 第25-28页 |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28-29页 |
一、 教师信念问卷表及教师信念来源与转变问卷发放情况 | 第28页 |
二、 教师信念访谈情况 | 第28页 |
三、 数据的处理 | 第28-29页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第29-48页 |
第一节 对云南农村英语教师信念调查分析 | 第29-38页 |
一、 对云南农村教师信念的总体分析 | 第29-31页 |
二、 学生管理信念维度分析 | 第31-33页 |
三、 课程与教学计划信念维度分析 | 第33-34页 |
四、 教学评价维度分析 | 第34-36页 |
五、 学生学习信念维度分析 | 第36-38页 |
第二节 不同特质教师之间教师信念相关性研究 | 第38-43页 |
一、 性别与教师信念 | 第38-39页 |
二、 年龄与教师信念 | 第39-40页 |
三、 教龄与教师信念 | 第40-42页 |
四、 学历与教师信念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对云南农村英语教师信念的来源调查分析 | 第43-46页 |
第四节 对云南农村英语教师信念的转变调查分析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8-58页 |
第一节 主要发现 | 第48-51页 |
一、 云南农村英语教师信念总体水平是趋于开放的,但是有些信念仍处于认知层面上 | 第48页 |
二、 教师信念总体及其各层面间有显著相关性 | 第48-49页 |
三、 性别影响云南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信念 | 第49页 |
四、 年龄对云南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学生管理的信念有影响 | 第49页 |
五、 从教时间对云南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有影响 | 第49-50页 |
六、 学历对云南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并无影响 | 第50页 |
七、 云南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信念转变的关键期为入职 3-10 年 | 第50页 |
八、 云南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关注于学生,但是缺乏有效总结和升华 | 第50页 |
九、 对于青年教师班级管理技能的欠缺制约教师的发展 | 第50-51页 |
十、 师范教育对教师信念的影响有限 | 第51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启示 | 第51-52页 |
一、 教师要进一步提升信念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 第51页 |
二、 提升云南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信念要三方共同努力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对提升云南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信念提出的建议 | 第52-56页 |
一、 对教师自身的建议 | 第52-54页 |
二、 对入职前教师教育的建议 | 第54-55页 |
三、 对于学校的建议 | 第55-56页 |
第四节 本研究不足 | 第56-57页 |
第五节 今后研究努力方向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