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4-16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6-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2页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22-25页 |
1.2.1 集中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 | 第22-23页 |
1.2.2 分布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 | 第23-24页 |
1.2.3 基于MIMO雷达波形的单站雷达脉冲捷变方法 | 第24-25页 |
1.2.4 分布式相参发射原理与性能研究 | 第25页 |
1.3 研究内容安排 | 第25-28页 |
第二章 集中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 | 第28-70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低角域旁瓣的集中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方法 | 第28-43页 |
2.2.1 信号模型 | 第28-31页 |
2.2.2 设计方法 | 第31-33页 |
2.2.3 数值仿真 | 第33-43页 |
2.3 基于接收波束形成的集中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方法 | 第43-58页 |
2.3.1 信号模型 | 第43-45页 |
2.3.2 设计方法 | 第45-47页 |
2.3.3 数值仿真 | 第47-58页 |
2.4 集中式MIMO雷达发射阵列和波形联合设计方法 | 第58-68页 |
2.4.1 信号模型 | 第58-60页 |
2.4.2 设计方法 | 第60-62页 |
2.4.3 数值仿真 | 第62-6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三章 分布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 | 第70-96页 |
3.1 引言 | 第70-71页 |
3.2 基于最小p范数的正交波形设计方法 | 第71-81页 |
3.2.1 信号模型 | 第71-72页 |
3.2.2 设计准则 | 第72页 |
3.2.3 优化方法 | 第72-76页 |
3.2.4 数值仿真 | 第76-81页 |
3.3 低多普勒旁瓣的正交波形构造方法 | 第81-95页 |
3.3.1 单个相位编码波形的设计 | 第81-91页 |
3.3.2 正交波形的构造 | 第91-9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四章 基于MIMO雷达波形的单站雷达脉冲捷变方法 | 第96-126页 |
4.1 引言 | 第96-98页 |
4.2 随机发射机制 | 第98-113页 |
4.2.1 基本原理 | 第98-101页 |
4.2.2 性能评估 | 第101-106页 |
4.2.3 数值仿真 | 第106-113页 |
4.3 基于脉冲捷变的发射次序和波形设计方法 | 第113-124页 |
4.3.1 发射次序的设计 | 第113-116页 |
4.3.2 发射波形和发射次序的同时设计 | 第116-117页 |
4.3.3 发射波形的设计 | 第117-118页 |
4.3.4 数值仿真 | 第118-12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五章 分布式相参发射原理与性能研究 | 第126-146页 |
5.1 引言 | 第126页 |
5.2 分布式相参发射原理 | 第126-133页 |
5.2.1 分布式相参发射工作方式 | 第126-129页 |
5.2.2 空间干涉能量分布函数 | 第129-133页 |
5.3 干涉峰点产生条件与信噪比增益分析 | 第133-138页 |
5.3.1 空间干涉峰点产生的条件 | 第133-136页 |
5.3.2 远场条件下的信号干涉 | 第136-138页 |
5.4 数值仿真 | 第138-143页 |
5.4.1 雷达远场情形 | 第138-140页 |
5.4.2 雷达近场情形 | 第140-14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43-14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6-1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46-148页 |
6.1.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46-148页 |
6.1.2 论文创新点 | 第14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48-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62页 |
致谢 | 第162-164页 |
作者简介 | 第164-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