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生物滤塔处理NO_X废气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8页 |
·前言 | 第9-13页 |
·氮氧化物的来源 | 第10页 |
·氮氧化物的理化性质 | 第10-11页 |
·氮氧化物的危害 | 第11-13页 |
·氮氧化物的治理技术 | 第13-21页 |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 第13-14页 |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 第14-15页 |
·炽热碳还原法 | 第15页 |
·吸附法 | 第15页 |
·高能电子活化氧化法 | 第15-16页 |
·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分解法(UPDD) | 第16页 |
·湿法脱硝技术 | 第16-18页 |
·微生物法 | 第18-21页 |
·国内外微生物法净化NO_X 废气的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反硝化处理NO_X 的研究 | 第21-23页 |
·硝化处理NO_X 的研究 | 第23-25页 |
·真菌处理NO_X 的研究 | 第25页 |
·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5-28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25-26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6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第28-40页 |
·工艺流程与试验装置 | 第28-30页 |
·填料的选择 | 第30-33页 |
·工况条件的选择 | 第33-37页 |
·温度 | 第34页 |
·pH | 第34页 |
·湿度 | 第34-35页 |
·溶解氧 | 第35页 |
·营养物质 | 第35-36页 |
·表面负荷 | 第36-37页 |
·操作方式 | 第37页 |
·测定项目、分析方法、仪器与试剂 | 第37-39页 |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复合生物滤塔处理NO_X的试验研究 | 第40-56页 |
·微生物培养、挂膜与驯化 | 第40-43页 |
·微生物的培养 | 第40-41页 |
·微生物的挂膜 | 第41-42页 |
·微生物的驯化 | 第42-43页 |
·基本概念介绍 | 第43-44页 |
·正交试验分析 | 第44-46页 |
·复合生物滤塔去除NO_X 效果分析 | 第46-54页 |
·进气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喷淋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7-49页 |
·进气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填料层高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0-52页 |
·动态负荷变化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压降分析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页 |
·建议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1. 氨氮标准曲线 | 第64页 |
2. 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 | 第64-65页 |
3. 硝酸盐氮标准曲线 | 第65页 |
4. 亚硝酸根标准曲线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