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2.1 情绪概述 | 第14-17页 |
2.1.1 情绪的分类 | 第14页 |
2.1.2 具体情绪 | 第14-16页 |
2.1.3 情绪识别 | 第16-17页 |
2.2 元情绪概述 | 第17-21页 |
2.2.1 元情绪的来源 | 第17页 |
2.2.2 元情绪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3 元情绪与元认知的比较 | 第18-19页 |
2.2.4 元情绪与元情绪能力的比较 | 第19-20页 |
2.2.5 元情绪的测量 | 第20页 |
2.2.6 元情绪研究的现状 | 第20-21页 |
2.3 述情障碍概述 | 第21-26页 |
2.3.1 述情障碍的概念 | 第21页 |
2.3.2 述情障碍的成因 | 第21-24页 |
2.3.3 述情障碍的测量工具 | 第24-25页 |
2.3.4 述情障碍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2.4 元情绪与述情障碍的关系 | 第26-28页 |
第3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第28-31页 |
3.1 问题提出 | 第28-29页 |
3.2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29-31页 |
第4章 研究一述情障碍程度与元情绪能力水平的关系研究 | 第31-39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31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4.3.1 被试 | 第31页 |
4.3.2 研究工具 | 第31-32页 |
4.3.3 研究程序 | 第32页 |
4.3.4 统计分析 | 第32页 |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4.4.1 描述统计 | 第32-34页 |
4.4.2 述情障碍与元情绪能力水平的相关关系 | 第34页 |
4.4.3 元情绪能力水平对述情障碍的回归分析 | 第34-35页 |
4.5 结果讨论 | 第35-39页 |
4.5.1 大学生述情障碍的总体特征 | 第35-36页 |
4.5.2 大学生元情绪的总体特征 | 第36-37页 |
4.5.3 述情障碍程度对元情绪能力水平的影响 | 第37-39页 |
第5章 研究二述情障碍者情绪自我觉察的行为研究 | 第39-49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39页 |
5.2 研究假设 | 第39页 |
5.3 研究方法 | 第39-42页 |
5.3.1 被试 | 第39-40页 |
5.3.2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5.3.3 研究程序 | 第40-41页 |
5.3.4 情绪命名计分方式 | 第41页 |
5.3.5 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5.5 结果讨论 | 第46-49页 |
5.5.1 述情障碍者的元情绪特征 | 第46-48页 |
5.5.2 情绪命名正确率与述情障碍程度的关系 | 第48-49页 |
第6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第49-55页 |
6.1 综合讨论 | 第49-52页 |
6.1.1 述情障碍对元情绪的影响 | 第49页 |
6.1.2 述情障碍个体元情绪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49-52页 |
6.2 结论 | 第52页 |
6.3 研究意义 | 第52-53页 |
6.3.1 理论意义 | 第52-53页 |
6.3.2 实践意义 | 第53页 |
6.4 创新点 | 第53页 |
6.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