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8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有机氯农药的性质 | 第10-12页 |
1.2.1 六六六 | 第10-11页 |
1.2.2 滴滴涕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土壤/沉积物对有机氯农药吸附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土壤/沉积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 | 第14-15页 |
1.3.2 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5-16页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 | 第16-18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4.2 创新 | 第17-18页 |
第2章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第18-23页 |
2.1 样品采集 | 第18-19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19-21页 |
2.2.1 主要试剂与标准品 | 第19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2.3 溶液的配制 | 第20-21页 |
2.3 实验内容 | 第21-22页 |
2.3.1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 第21页 |
2.3.2 样品前处理 | 第21页 |
2.3.3 有机氯农药的气相色谱测定 | 第21-22页 |
2.3.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QA/QC) | 第22页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包气带土壤/含水层沉积物对 HCHs 和 DDTs 的吸附行为 | 第23-36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23-24页 |
3.2.1 动力学实验 | 第23-24页 |
3.2.2 吸附与解吸等温实验 | 第2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4页 |
3.3.1 HCHs 和 DDTs 的主要理化性质 | 第24-25页 |
3.3.2 HCHs 和 DDTs 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 第25-27页 |
3.3.3 包气带土壤和含水层沉积物对 HCHs 的等温吸附‐解吸线 | 第27-30页 |
3.3.4 包气带土壤和含水层沉积物对 DDTs 的等温吸附‐解吸线 | 第30-33页 |
3.3.5 HCHs 和 DDTs 的解吸迟滞研究 | 第33-34页 |
3.4 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HCHs 和 DDTs 的吸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6-42页 |
4.1 引言 | 第36-37页 |
4.2 实验内容 | 第37-38页 |
4.2.1 干污泥 DOM 的提取 | 第37页 |
4.2.2 内源 DOM 对 HCHs 和 DDTs 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 | 第37页 |
4.2.3 外源 DOM 对 HCHs 和 DDTs 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 | 第37页 |
4.2.4 粘土矿物对 HCHs 和 DDTs 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 | 第37-3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4.3.1 包气带土壤和含水层沉积物样品的理化性质 | 第38页 |
4.3.2 內源溶解性有机质(DOM)对 HCHs 和 DDTs 的吸附影响 | 第38-39页 |
4.3.3 外源溶解性有机质(DOM)对 HCHs 和 DDTs 的吸附影响 | 第39-40页 |
4.3.4 粘土矿物对 HCHs 和 DDTs 的吸附影响 | 第40-41页 |
4.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5.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