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共享发展理念及其实践路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3页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第8-9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9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9-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页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二章 共享发展理念形成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渊源第13-24页
    2.1 共享发展理念形成的现实背景第13-20页
        2.1.1 共享是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选择第13-16页
        2.1.2 共享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需要第16-20页
    2.2 共享发展理念形成的理论渊源第20-24页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第20-21页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的共享思想第21-24页
第三章 共享发展理念的相关内容概述第24-30页
    3.1 共享发展的基本内涵第24-25页
        3.1.1 从主体层面认识共享发展第24页
        3.1.2 从客体层面认识共享发展第24-25页
    3.2 共享发展的主要特征第25-26页
        3.2.1 共享发展是共享与共建的统一第25页
        3.2.2 共享发展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第25-26页
        3.2.3 共享发展是积累与分配的统一第26页
    3.3 共享发展的目标第26-27页
        3.3.1 从个体层面来看共享发展的目标第26-27页
        3.3.2 从社会层面来看共享发展的目标第27页
        3.3.3 从国家层面来看共享发展的目标第27页
    3.4 共享发展的意义第27-30页
        3.4.1 共享发展的理论意义第27-29页
        3.4.2 共享发展的实践意义第29-30页
第四章 我国实现共享发展的实践路径第30-38页
    4.1 凝聚社会共识第30-31页
        4.1.1 确立共建共享的科学理念第30-31页
        4.1.2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预期第31页
    4.2 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第31-34页
        4.2.1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第31-32页
        4.2.2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第32页
        4.2.3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第32-33页
        4.2.4 实施精准扶贫第33-34页
    4.3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第34-38页
        4.3.1 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第34-35页
        4.3.2 继续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35-36页
        4.3.3 促进高质量的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第36-37页
        4.3.4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创新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下一篇: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援助研究--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