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9-12页
        1.2.1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现实背景第9-10页
        1.2.2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思想渊源第10页
        1.2.3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意义第10-11页
        1.2.4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践行路径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第12-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页
        1.3.3 创新之处第13-15页
第二章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现实背景与思想渊源第15-20页
    2.1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现实背景第15-16页
        2.1.1 逆全球化思潮扰乱世界局势第15-16页
        2.1.2 中国的和平崛起第16页
    2.2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思想渊源第16-20页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第16-17页
        2.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第17-18页
        2.2.3 中国共产党人的外交原则第18-20页
第三章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和特点第20-25页
    3.1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第20-23页
        3.1.1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第20-21页
        3.1.2 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第21页
        3.1.3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第21-22页
        3.1.4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第22-23页
        3.1.5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第23页
    3.2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特点第23-25页
        3.2.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批判性品质第23-24页
        3.2.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暗含“去中心化”思维第24-25页
第四章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价值第25-31页
    4.1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虚幻共同体”向“真正共同体”过渡的中间环节..第25-27页
        4.1.1 共同体形式的更替应当按照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进行第25-26页
        4.1.2 当下“虚幻共同体”之虚幻性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冲突第26页
        4.1.3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进一步论证第26-27页
    4.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第27-29页
        4.2.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对话提供机遇第27-28页
        4.2.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第28-29页
    4.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的理解是深刻的第29-31页
第五章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践行第31-37页
    5.1 国家外交层面第31-33页
        5.1.1 巩固周边合作第31-32页
        5.1.2 深化大国交往第32页
        5.1.3 完善南南合作第32-33页
        5.1.4 推进“一带一路”第33页
    5.2 社会组织层面第33-37页
        5.2.1 对外企业要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第33-34页
        5.2.2 媒体要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第34-35页
        5.2.3 高校应帮助青年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忽视问题及家庭政策研究
下一篇:共享发展理念及其实践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