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C2C12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关键circRNAs的筛选和鉴定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5页
    1.1 骨骼肌生长发育概述第12-19页
        1.1.1 参与骨骼肌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第13-16页
            1.1.1.1 MRFs家族因子第13-14页
            1.1.1.2 MEFs家族因子第14-15页
            1.1.1.3 Pax家族因子第15-16页
            1.1.1.4 其它成肌调节因子第16页
        1.1.2 参与骨骼肌发育的非编码RNA第16-19页
            1.1.2.1 MicroRNAs第17-18页
            1.1.2.2 LncRNAs第18-19页
    1.2 环状RNA研究进展概述第19-24页
        1.2.1 环状RNA的分类第19-20页
        1.2.2 环状RNA的形成机制第20-21页
        1.2.3 环状RNA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第21-23页
            1.2.3.1 环状RNA充当miRNA的分子“海绵”第22页
            1.2.3.2 环状RNA调节基因转录第22页
            1.2.3.3 环状RNA与R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第22页
            1.2.3.4 环状RNA的蛋白质翻译功能第22-23页
        1.2.4 环状RNA在骨骼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第23-24页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5-36页
    2.1 材料第25-27页
        2.1.1 实验细胞系第25页
        2.1.2 实验菌株第25页
        2.1.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第25-26页
        2.1.4 实验试剂耗材第26-27页
            2.1.4.1 实验主要试剂耗材第26页
            2.1.4.2 实验试剂的配置第26-27页
    2.2 方法第27-36页
        2.2.1 细胞培养第27-28页
            2.2.1.1 细胞复苏第27页
            2.2.1.2 细胞传代第27页
            2.2.1.3 细胞冻存第27-28页
            2.2.1.4 细胞分化第28页
        2.2.2 RNA提取和cDNA合成第28-29页
            2.2.2.1 RNA提取第28页
            2.2.2.2 环状RNA富集第28-29页
            2.2.2.3 cDNA合成第29页
        2.2.3 CircRNAs高通量测序第29-31页
            2.2.3.1 CircRNAs测序文库构建及测序第29-30页
            2.2.3.2 CircRNAs测序数据分析第30-31页
        2.2.4 荧光定量PCR体系及程序第31-32页
        2.2.5 环状RNA克隆及载体构建第32-34页
            2.2.5.1 引物设计第32-33页
            2.2.5.2 PCR扩增、检测及纯化回收第33页
            2.2.5.3 TA克隆及测序第33-34页
            2.2.5.4 阳性单克隆扩大培养及质粒提取第34页
        2.2.6 环状RNA荧光原位杂交(FISH)第34-36页
第3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6-52页
    3.1 环状RNA高通量测序与分析第36-46页
        3.1.1 C2C12细胞不同分化时期总RNA提取与质检结果第36-37页
        3.1.2 环状RNA测序数据初步分析第37-39页
        3.1.4 环状RNA特征分析第39-40页
        3.1.5 成肌细胞环状RNA表达分析第40-43页
        3.1.6 环状RNA与microRNA相互作用分析第43-46页
    3.2 环状RNA的鉴定及表达量的验证第46-49页
        3.2.1 环状RNAjunction区验证第46-47页
        3.2.2 环状RNA的表达量验证第47页
        3.2.3 环状RNA全序列扩增第47-48页
        3.2.4 环状RNA的亚细胞定位第48-49页
    3.3 讨论第49-52页
结论第52-53页
致谢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4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64-65页
附录第65-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臂旁外侧核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温敏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香稻丸株高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