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社交媒体中未成年人负面形象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3页
第一章 相关问题说明第13-20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13-16页
        一、未成年人第13-14页
        二、社交媒体第14-16页
    第二节 微博的典型意义第16-19页
        一、私人场域和公共场域第16-18页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的未成年人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微博中未成年人负面形象的研究设计与统计第20-28页
    第一节 微博中未成年人负面形象的研究设计说明第20-26页
        一、样本的选取依据第20页
        二、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处理第20-23页
        三、样本的分析方法第23-26页
    第二节 微博中未成年人负面形象的类型统计第26-27页
        一、引发全社会公愤的施害者第26页
        二、备受社会关注的网瘾少年第26页
        三、面临安全问题的幼儿群体第26-27页
        四、未成年人主体间的受害者第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形成社交媒体中未成年人负面形象的原因第28-36页
    第一节 失真的传播内容第28-29页
        一、未成年人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第28页
        二、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第28-29页
    第二节 失责的传播渠道第29-31页
        一、个性推送同质化第29-30页
        二、传播主体单一化第30-31页
    第三节 失职的传播者第31-35页
        一、新闻素养缺失导致失实性传播第31-33页
        二、社会转型期出现泛娱乐化现象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社交媒体中未成年人形象的重塑第36-43页
    第一节 重塑未成年人媒介形象的重要性第36-37页
        一、信息发布者层面:树立自媒体的公信力第36页
        二、信息接收者层面:关注未成年的个体性第36-37页
    第二节 未成年人媒介形象重塑的方法第37-41页
        一、开展新闻素养教育第37-39页
        二、重视传播内容平衡第39-40页
        三、保证渠道环境良好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灾难报道中的“二次伤害”研究
下一篇:手机新闻用户采纳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