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2 框架结构 | 第11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第二章 融资租赁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4-26页 |
2.1 融资租赁相关概念 | 第14-21页 |
2.1.1 融资租赁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2.1.2 融资租赁特征 | 第16-17页 |
2.1.3 融资租赁的业务类型 | 第17-18页 |
2.1.4 融资租赁较其他融资方式的区别和优势 | 第18-21页 |
2.2 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条件 | 第21-26页 |
2.2.1 融资租赁行业具有市场需求 | 第21-22页 |
2.2.2 融资租赁企业发展的自身条件 | 第22-23页 |
2.2.3 融资租赁行业政府监管和扶持政策条件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天津滨海新区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 | 第26-40页 |
3.1 我国融资租赁业总体情况 | 第26-31页 |
3.1.1 我国融资租赁业形成 | 第26-27页 |
3.1.2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 | 第27-30页 |
3.1.3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30-31页 |
3.2 滨海新区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 | 第31-36页 |
3.2.1 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 第31-32页 |
3.2.2 滨海新区发展融资租赁的条件、政策 | 第32-34页 |
3.2.3 滨海新区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 | 第34-36页 |
3.3 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融资租赁业比较分析 | 第36-40页 |
3.3.1 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 第36页 |
3.3.2 浦东新区发展融资租赁的条件、政策 | 第36-37页 |
3.3.3 浦东新区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 | 第37页 |
3.3.4 天津滨海新区较上海浦东新区的优势和不足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滨海新区融资租赁行业存在的问题 | 第40-48页 |
4.1 融资租赁业务主体方面 | 第40-43页 |
4.1.1 企业风险控制能力低 | 第40页 |
4.1.2 融资租赁业务同质化严重 | 第40-41页 |
4.1.3 企业空置率高 | 第41页 |
4.1.4 融资租赁产生的纠纷不断增多 | 第41-43页 |
4.2 产业政策问题 | 第43-46页 |
4.2.1 多头监管,缺乏统一管理 | 第43-44页 |
4.2.2 融资渠道单一 | 第44页 |
4.2.3 缺少融资租赁业的保险政策 | 第44-45页 |
4.2.4 缺少支持融资租赁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 | 第45页 |
4.2.5 财税政策亟待完善 | 第45-46页 |
4.3 缺少人才服务市场,融资租赁专业人才紧缺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促进滨海新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8-54页 |
5.1 规范融资租赁行业,促进融资租赁企业发展 | 第48-49页 |
5.1.1 促成抗风险能力低的融资租赁企业形成融资租赁合作关系. | 第48页 |
5.1.2 帮助融资租赁业务主体提高法律意识,降低风险 | 第48页 |
5.1.3 规范交易模式,建立行业风险监管平台 | 第48-49页 |
5.1.4 引导融资租赁企业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丰富业务类型 | 第49页 |
5.2 完善产业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5.2.1 监管部门有机协调,促进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共同发展 | 第49-50页 |
5.2.2 拓宽融资租赁企业融资渠道 | 第50页 |
5.2.3 建立融资租赁业保险机制 | 第50页 |
5.2.4 信贷政策支持 | 第50-51页 |
5.2.5 财税政策建议 | 第51页 |
5.3 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