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传统发酵牦牛酸奶中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高脂模型大鼠的益生作用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5页
    1.1 青藏高原传统发酵牦牛乳第12-15页
        1.1.1 牦牛乳和传统发酵牦牛乳第12-13页
        1.1.2 传统发酵乳中微生物组成第13-14页
        1.1.3 酸乳的医疗保健作用第14-15页
    1.2 乳酸菌第15-18页
        1.2.1 乳酸菌概述第15页
        1.2.2 乳酸菌分类第15-16页
        1.2.3 乳酸菌的益生作用第16-17页
        1.2.4 乳酸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第17-18页
    1.3 胆固醇第18-23页
        1.3.1 胆固醇简介第18页
        1.3.2 胆固醇的来源与代谢第18-19页
        1.3.3 胆固醇与人体健康第19-20页
        1.3.4 降胆固醇乳酸菌研究第20-21页
        1.3.5 降胆固醇乳酸菌机理研究第21-23页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牦牛酸奶中乳酸菌分离、鉴定及降胆固醇乳酸菌体外筛选第25-35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试验材料和仪器第25-28页
        2.2.1 试验原料第25页
        2.2.2 主要试剂第25-26页
        2.2.3 主要仪器第26-27页
        2.2.4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第27-28页
    2.3 试验方法第28-31页
        2.3.1 酸奶样品采集及处理第28页
        2.3.2 菌种分离纯化第28页
        2.3.3 革兰氏染色第28-29页
        2.3.4 过氧化氢酶试验第29页
        2.3.5 乳酸菌总DNA提取第29页
        2.3.6 乳酸菌16SrRNA序列扩增第29页
        2.3.7 序列比对第29页
        2.3.8 降胆固醇乳酸菌初步筛选第29-30页
        2.3.9 数据分析第30-3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1-34页
        2.4.1 传统牦牛乳中乳酸菌鉴定结果第31页
        2.4.2 胆固醇标准曲线第31-32页
        2.4.3 筛选出的乳酸菌胆固醇降解率结果第32页
        2.4.4. 筛选出的菌株鉴定结果第32-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模拟环境下优良乳酸菌的筛选第35-43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试验材料第35-36页
        3.2.1 主要试剂第35页
        3.2.2 主要仪器第35-36页
        3.2.3 溶液配制第36页
    3.3 试验方法第36-37页
        3.3.1 人工胃肠液耐受试验第36页
        3.3.2 菌株耐胆盐试验第36-37页
        3.3.3 疏水性试验第37页
        3.3.4 数据处理第37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7-41页
        3.4.1 人工胃液耐受试验结果第37-38页
        3.4.2 人工肠液耐受试验结果第38-39页
        3.4.3 菌株耐胆盐试验结果第39-40页
        3.4.4 疏水性试验结果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乳酸菌对高脂模型大鼠的益生作用第43-57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试验材料第43-45页
        4.2.1 主要试剂第43-44页
        4.2.2 主要仪器第44页
        4.2.3 培养基及饲料第44-45页
    4.3 试验方法第45-47页
        4.3.1 试验动物分组及饲喂方式第45页
        4.3.2 菌株活化与菌悬液制备第45-46页
        4.3.3 血液采集与检测第46页
        4.3.4 粪便采集及其中各菌数测定第46页
        4.3.5 粪便水分测定第46页
        4.3.6 粪便中胆固醇和胆汁酸测定第46页
        4.3.7 动物处死第46页
        4.3.8 肝脏组织中TG和TC含量测定第46-47页
        4.3.9 肝脏组织切片与HE染色第47页
        4.3.10 数据处理第47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7-56页
        4.4.1 各组大鼠体重增加量、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第47页
        4.4.2 大鼠脏器指数第47-48页
        4.4.3 血脂各指标检测结果第48-51页
        4.4.4 粪便水分测定结果第51-52页
        4.4.5 粪便中各菌数变化第52-54页
        4.4.6 粪便中胆固醇和胆汁酸含量第54-55页
        4.4.7 肝脏组织中TGTC含量测定第55页
        4.4.8 肝脏组织HE染色结果第55-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研究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82-2012年柴达木盆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时空差异研究
下一篇: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DS与D12H的异源共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