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蚕桑论文--蚕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中毒及化学性损害疾病论文

苦参碱对家蚕的毒害作用研究

符号说明第4-11页
中文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1 前言第16-36页
    1.1 农药苦参碱研究进展第16-23页
        1.1.1 苦参碱基本属性第16-18页
        1.1.2 苦参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第18页
        1.1.3 药代动力学第18-19页
        1.1.4 药效动力学第19页
        1.1.5 毒性第19-20页
        1.1.6 苦参碱在农业上的应用第20-22页
        1.1.7 苦参碱在蚕桑业上的使用第22页
        1.1.8 苦参碱的农药特点第22-23页
    1.2 农药安全性评价第23-26页
        1.2.1 国外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现状第24页
        1.2.2 国内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现状第24-25页
        1.2.3 农药安全性评价分类及方法第25页
        1.2.4 农药富集及残留检测第25-26页
    1.3 农药对家蚕生理生化的影响第26-29页
        1.3.1 家蚕农药中毒症状第26-27页
        1.3.2 农药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第27页
        1.3.3 农药对家蚕体内血淋巴中能源物质含量的影响第27页
        1.3.4 农药对家蚕血细胞的影响第27页
        1.3.5 农药对家蚕体内酶活性的影响第27-29页
        1.3.6 农药对家蚕体内激素含量的影响第29页
    1.4 细胞 DNA 损伤检验方法第29-32页
        1.4.1 单细胞凝胶电泳第29-31页
        1.4.2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第31页
        1.4.3 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第31-32页
        1.4.4 流式细胞术第32页
        1.4.5 其他检测细胞损伤的方法第32页
    1.5 家蚕品种 871×872 的性状特点第32-33页
        1.5.1 品种特性第33页
        1.5.2 产量水平第33页
        1.5.3 适宜推广地区第33页
        1.5.4 饲育技术要点第33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3-35页
    1.7 技术路线第35-3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6-52页
    2.1 材料第36-38页
        2.1.1 供试昆虫、饲料及饲养条件第36页
        2.1.2 试剂及器材第36-38页
    2.2 方法第38-51页
        2.2.1 家蚕对苦参碱的急性中毒症状第38页
        2.2.2 苦参碱对家蚕幼虫急性(96 h)毒性试验第38-39页
        2.2.3 苦参碱急性毒性等级判定及其安全性评价第39-40页
        2.2.4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第40页
        2.2.5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幼虫营养利用的影响第40页
        2.2.6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吐丝结茧的影响第40页
        2.2.7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2.2.8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血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41-43页
        2.2.9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血清胆固醇总量的影响第43-44页
        2.2.10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血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44-46页
        2.2.11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体内不同组织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第46-47页
        2.2.12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第47-48页
        2.2.13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体内线粒体活性氧水平的影响第48页
        2.2.14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体内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的影响第48-49页
        2.2.15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血细胞 DNA 损伤的影响第49-51页
    2.3 数据处理第51-52页
        2.3.1 计算及表示第51页
        2.3.2 显著性检验第51页
        2.3.3 图表制作第51-5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2-90页
    3.1 家蚕苦参碱中毒症状第52页
        3.1.1 急性中毒症状第52页
        3.1.2 慢性中毒症状第52页
        3.1.3 熏蒸毒性和安全间隔期第52页
    3.2 苦参碱对家蚕幼虫急性毒力试验结果第52-54页
        3.2.1 苦参碱对 3 至 5 龄幼虫的急性毒力第52-53页
        3.2.2 苦参碱对家蚕幼虫的半致死浓度第53-54页
    3.3 苦参碱农药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第54页
    3.4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第54-56页
        3.4.1 对家蚕幼虫体重的影响第54-55页
        3.4.2 对家蚕大蚕龄期经过的影响第55-56页
    3.5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幼虫营养利用的影响第56-60页
        3.5.1 取食情况第56-58页
        3.5.2 排泄第58页
        3.5.3 食物利用第58-59页
        3.5.4 食物消化与转化第59-60页
        3.5.5 生长率第60页
    3.6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吐丝结茧的影响第60-62页
        3.6.1 茧质调查第60-61页
        3.6.2 化蛹形态第61-62页
    3.7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血清蛋白含量的影响第62-63页
    3.8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血糖的影响第63-65页
        3.8.1 对总糖含量的影响第63-64页
        3.8.2 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第64-65页
    3.9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第65-66页
    3.10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血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66-69页
        3.10.1 对 SOD 活性的影响第66-67页
        3.10.2 对 CAT 活性的影响第67-68页
        3.10.3 对 POD 活性的影响第68-69页
    3.11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体内解毒酶的影响第69-76页
        3.11.1 家蚕后部丝腺、脂肪体、中肠组织中酶源蛋白含量第69-71页
        3.11.2 对 GSTs 活性的影响第71-73页
        3.11.3 对 CarE 活性的影响第73-76页
    3.12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乙酰胆碱酯酶 AChE 活性的影响第76-79页
        3.12.1 后部丝腺 AChE 活性第76-77页
        3.12.2 脂肪体 AChE 活性第77-78页
        3.12.3 中肠 AChE 活性第78-79页
    3.13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体内组织线粒体活性氧水平的影响第79-81页
        3.13.1 后部丝腺线粒体 ROS 水平第79-80页
        3.13.2 脂肪体线粒体 ROS 水平第80页
        3.13.3 中肠线粒体 ROS 水平第80-81页
    3.14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第81-84页
        3.14.1 后部丝腺 MDA 含量第81-82页
        3.14.2 脂肪体 MDA 含量第82-83页
        3.14.3 中肠 MDA 含量第83-84页
    3.15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血细胞 DNA 损伤的影响第84-90页
        3.15.1 血细胞 DNA 损伤的彗星图像第84-85页
        3.15.2 血细胞 DNA 损伤程度第85-90页
4 讨论第90-101页
    4.1 试验材料的选择第90页
    4.2 苦参碱对家蚕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评价第90-91页
    4.3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生长发育及吐丝结茧过程的影响第91-93页
        4.3.1 生长发育第91-92页
        4.3.2 营养物质含量第92-93页
        4.3.3 茧质调查第93页
    4.4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体内酶活力的影响第93-96页
        4.4.1 保护酶第93-94页
        4.4.2 解毒酶第94-95页
        4.4.3 乙酰胆碱酯酶第95-96页
    4.5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体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第96-97页
    4.6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第97-98页
    4.7 低剂量苦参碱对家蚕血细胞 DNA 损伤的影响第98-99页
    4.8 各试验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第99-100页
    4.9 展望第100-101页
5 结论第101-103页
6 参考文献第103-118页
7 致谢第118-119页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师培养模式优化研究--以S省为例
下一篇:地下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