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12-19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 1.2 影子银行体系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 第2章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概述 | 第19-28页 |
| 2.1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涵义 | 第19-21页 |
| 2.2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构成部分及风险状况分析 | 第21-24页 |
| 2.3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 2.4 中外影子银行体系差异的比较分析 | 第26-28页 |
| 第3章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28-34页 |
| 3.1 影子银行体系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分析 | 第28-31页 |
| 3.2 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 第31-32页 |
| 3.3 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第32-34页 |
| 第4章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宏观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34-47页 |
| 4.1 SVAR模型的选取 | 第34页 |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 4.3 模型估计与平稳性检验 | 第35-37页 |
| 4.4 各变量脉冲响应分析 | 第37-43页 |
| 4.4.1 影子银行体系与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分析 | 第38-40页 |
| 4.4.2 影子银行体系与货币政策变量的脉冲响应分析 | 第40-43页 |
| 4.5 各变量方差分解分析 | 第43-47页 |
| 4.5.1 经济增长的方差分解 | 第44-46页 |
| 4.5.2 货币政策变量的方差分解 | 第46-47页 |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54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 5.2 政策建议 | 第48-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