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4-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15-1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7-18页 |
| 第2章 综述 | 第18-32页 |
| 2.1 食管癌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 2.2 食管癌的分子机制 | 第18-24页 |
| 2.2.1 食管癌与细胞周期蛋白 | 第19-20页 |
| 2.2.2 食管癌与癌基因 | 第20-21页 |
| 2.2.3 食管癌与抑癌基因 | 第21-22页 |
| 2.2.4 食管癌与凋亡相关基因 | 第22-24页 |
| 2.3 STAT3 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 | 第24-29页 |
| 2.3.1 STAT3 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 2.3.2 STAT3 的结构 | 第25页 |
| 2.3.3 STAT3 的三种异构体 | 第25-26页 |
| 2.3.4 STAT3 的激活 | 第26页 |
| 2.3.5 STAT3 的信号转导通路 | 第26-27页 |
| 2.3.6 STAT3 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 | 第27-29页 |
| 2.4 RNA 干扰与肿瘤 | 第29-32页 |
| 2.4.1 RNA 干扰的作用机制 | 第30页 |
| 2.4.2 RNA 干扰与消化道肿瘤 | 第30-32页 |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 第32-41页 |
| 3.1 器材与设备 | 第32页 |
| 3.2 主要试剂 | 第32-34页 |
| 3.3 实验方法 | 第34-41页 |
| 3.3.1 感受态的制备 | 第34-35页 |
| 3.3.2 质粒转化 | 第35页 |
| 3.3.3 质粒大提 | 第35-37页 |
| 3.3.4 细胞复苏、传代与冻存 | 第37页 |
| 3.3.5 细胞转染 | 第37-38页 |
| 3.3.6 细胞总蛋白提取与定量 | 第38页 |
| 3.3.7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38-40页 |
| 3.3.8 DNA Ladder 实验 | 第40页 |
| 3.3.9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第40页 |
| 3.3.10 Annexin-V-FLUOS 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 | 第40页 |
| 3.3.11 检测细胞周期 | 第40-41页 |
| 第4章 实验结果 | 第41-57页 |
| 4.1 光学显微镜观察转染后食管癌 TE1 细胞形态学变化 | 第41-42页 |
| 4.2 免疫印迹法分析转染后 TE1 细胞 STAT3 表达水平 | 第42-43页 |
| 4.3 转染后食管癌细胞 TE1 细胞周期相关检测 | 第43-46页 |
| 4.3.1 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 TE1 细胞周期分布 | 第43-45页 |
| 4.3.2 免疫印迹分析转染后 TE1 细胞 CyclinB1 蛋白表达 | 第45-46页 |
| 4.4 转染后食管癌细胞 TE1 细胞凋亡相关检测 | 第46-57页 |
| 4.4.1 DNA 片段化检测转染后 TE1 细胞凋亡 | 第46页 |
| 4.4.2 TUNEL 法检测转染后 TE1 细胞凋亡 | 第46-47页 |
| 4.4.3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转染后 TE1 细胞凋亡 | 第47-48页 |
| 4.4.4 Annexin-V-FLOUS 法检测转染后 TE1 细胞凋亡 | 第48-49页 |
| 4.4.5 免疫印迹分析转染后 TE1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 第49-57页 |
| 第5章 讨论 | 第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