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4-33页 |
1.1 流感病毒的基本特征 | 第14-15页 |
1.1.1 禽流感病毒的宿主特异性 | 第14-15页 |
1.1.2 流感病毒的培养特性 | 第15页 |
1.1.3 流感病毒的抵抗力 | 第15页 |
1.2 流感病毒的化学组成 | 第15-20页 |
1.2.1 聚合酶(Polymerase) | 第15-16页 |
1.2.2 血凝素(Hemagglutinin,HA) | 第16-17页 |
1.2.3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 | 第17页 |
1.2.4 核蛋白(Nucleotide Protein,NP) | 第17-18页 |
1.2.5 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s, NS) | 第18-19页 |
1.2.6 其他蛋白质(HE、M2、M3、NB) | 第19-20页 |
1.3 禽流感病毒的复制及致病性 | 第20-21页 |
1.4 禽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 | 第21-23页 |
1.4.1 禽流感病毒地变异机理 | 第21-23页 |
1.4.2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情况 | 第23页 |
1.5 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 | 第23-27页 |
1.5.1 禽流感流行历史及现状 | 第23-25页 |
1.5.2 H9 亚型流感病毒流行现状 | 第25-27页 |
1.6 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技术 | 第27-31页 |
1.6.1 分离方法 | 第27页 |
1.6.2 禽流感病毒的鉴定方法 | 第27-31页 |
1.7 血清学调查的方法与意义 | 第31-32页 |
1.8 流感病毒在水貂上的流行及研究 | 第32页 |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2-3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40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33-35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2.1.2 试验试剂 | 第33页 |
2.1.3 试验器材 | 第33页 |
2.1.4 试验试剂的配制 | 第33-3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5-40页 |
2.2.1 病毒分离与鉴定 | 第35-39页 |
2.2.2 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 | 第39-40页 |
3 试验结果 | 第40-46页 |
3.1 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 第40-45页 |
3.1.1 病毒株分离 | 第40-41页 |
3.1.2 病毒株 RT-PCR 扩增结果 | 第41-42页 |
3.1.3 重组子的酶切鉴定结果 | 第42-43页 |
3.1.4 分离株 HA 基因片段的核酸序列分析结果 | 第43页 |
3.1.5 分离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 | 第43-44页 |
3.1.6 分离株的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 | 第44-45页 |
3.2 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第45-46页 |
3.2.1 血清学调查结果判定 | 第45页 |
3.2.2 血清学试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45-46页 |
4 讨论 | 第46-50页 |
4.1 水貂源 H9 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 第46-48页 |
4.1.1 鸡胚接种分离方法 | 第46-47页 |
4.1.2 病毒的鉴定 | 第47-48页 |
4.2 水貂源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 | 第48-49页 |
4.3 禽流感病毒对水貂感染研究的意义 | 第49-50页 |
5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两株 H9 HA 片段基因测序结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