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1.1 苜蓿属植物染色体组及其倍性 | 第10-14页 |
1.2 不同倍性苜蓿属植物研究 | 第14-22页 |
1.2.1 单倍体 | 第14-15页 |
1.2.2 二倍体 | 第15-17页 |
1.2.3 三倍体 | 第17-18页 |
1.2.4 四倍体 | 第18-19页 |
1.2.5 五倍体 | 第19页 |
1.2.6 六倍体 | 第19-20页 |
1.2.7 七倍体 | 第20-21页 |
1.2.8 八倍体 | 第21-22页 |
1.3 多倍体的诱导方法 | 第22-24页 |
1.3.1 物理诱导法 | 第22页 |
1.3.2 化学诱导法 | 第22-23页 |
1.3.3 生物诱导法 | 第23-24页 |
1.4 苜蓿倍性水平鉴定方法 | 第24-26页 |
1.4.1 形态学鉴定法 | 第24页 |
1.4.2 气孔的大小及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鉴定法 | 第24页 |
1.4.3 染色体计数鉴定法 | 第24-25页 |
1.4.4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 第25-26页 |
1.5 苜蓿属倍性研究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第26-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27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8-31页 |
2.3.1 多倍体诱导方法 | 第28页 |
2.3.2 形态学倍性鉴定法 | 第28页 |
2.3.3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倍性鉴定法 | 第28-29页 |
2.3.4 根尖染色体计数倍性鉴定法 | 第29页 |
2.3.5 流式细胞术倍性鉴定法 | 第29-31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1页 |
3.1 秋水仙素处理对各苜蓿属植物发芽的影响 | 第32-36页 |
3.2 苜蓿倍性检测结果分析 | 第36-41页 |
3.2.1 形态学鉴定结果分析 | 第36页 |
3.2.2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鉴定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3.2.3 根尖染色体计数法鉴定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3.2.4 流式细胞术检测法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3.2.5 不同苜蓿属材料DNA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4 讨论 | 第41-44页 |
4.1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方法的探讨 | 第41-42页 |
4.2 多倍体鉴定方法的探讨 | 第42-44页 |
4.2.1 形态学鉴定方法 | 第42页 |
4.2.2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 | 第42页 |
4.2.3 根尖染色体计数法 | 第42-43页 |
4.2.4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 第43-44页 |
5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图版 | 第50-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