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公司司法解散的内涵及法定事由立法基本规定 | 第13-19页 |
(一)公司司法解散的内涵 | 第13-14页 |
(二)公司司法解散法定事由立法基本规定 | 第14-19页 |
1.《公司法》的规定 | 第14-16页 |
2.《公司法司法解释》的规定 | 第16-19页 |
二、确定公司司法解散法定事由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一)期待利益落空理论 | 第19-21页 |
1.期待利益落空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9-20页 |
2.期待利益落空理论的评析 | 第20-21页 |
(二)司法权介入学说 | 第21-24页 |
1.司法权介入说的基本内容 | 第21-22页 |
2.司法权介入学说的评析 | 第22-24页 |
三、公司司法解散法定事由存在的问题 | 第24-33页 |
(一)“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涵盖不全面 | 第24-26页 |
(二)“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规定可操作性差 | 第26-27页 |
1.缺少“股东利益”的界定 | 第26页 |
2.股东利益受损标准不明 | 第26-27页 |
(三)“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不明确及不合理 | 第27-33页 |
1.“通过其他途径”是否为前置程序没有明确 | 第27-28页 |
2.“其他途径”救济性措施不合理 | 第28-33页 |
四、美、德公司司法解散法定事由立法规定及其启示 | 第33-39页 |
(一)美国 | 第33-34页 |
(二)德国 | 第34-36页 |
(三)启示 | 第36-39页 |
五、完善公司司法解散法定事由的建议 | 第39-45页 |
(一)扩大解释“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 第39-40页 |
(二)界定“股东利益”及“重大损失”的内涵 | 第40-41页 |
(三)合理设定“其他途径” | 第41-45页 |
1.强制股份收购权 | 第42-43页 |
2.股东除名权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