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磁学论文--岩石磁性及古地磁学论文

内蒙古全新世湖泊沉积物古地磁场长期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前言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第9-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3页
        1.1.2 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 研究目标第14页
    1.3 技术路线第14页
    1.4 工作量统计第14-16页
第2章 区域概况第16-21页
    2.1 岱海第17-18页
    2.2 黄旗海第18-19页
    2.3 达里湖第19-21页
第3章 沉积物年代框架第21-23页
    1.测量“零散的有机成分”第21页
    2.测量“可溶于碱的成分”或腐植酸第21页
    3.测量“不可溶于碱的成分”或胡敏素第21-23页
第4章 岩磁学基本原理和剩磁的产生第23-39页
    4.1 磁矩第23页
    4.2 反磁性,顺磁性,铁磁性第23-25页
    4.3 沉积物和沉积岩磁性矿物学第25-28页
        4.3.1 磁铁矿及其钛类型第25-26页
        4.3.2 磁赤铁矿第26-27页
        4.3.3 赤铁矿第27页
        4.3.4 铁氢氧化物第27页
        4.3.5 铁硫化物第27-28页
    4.4 岩石和沉积物中的剩磁第28-33页
        4.4.1 沉积物的磁化第28-32页
            4.4.1.1 碎屑剩磁第29-30页
            4.4.1.2 沉积后剩磁第30-31页
            4.4.1.3 倾角误差问题第31页
            4.4.1.4 颗粒大小与磁化率各向异性第31-32页
        4.4.2 化学剩磁第32-33页
    4.5 地磁场长期变化第33-38页
        4.5.1 地磁场第34-36页
            4.5.1.1 地磁场的组成第34-35页
            4.5.1.2 地磁场的要素第35-36页
            4.5.1.3 地心轴向偶极子场第36页
        4.5.2 地磁场长期变第36-38页
    4.6 古地磁场相对强度第38-39页
第5章 沉积物岩石磁学方法第39-44页
    5.1 磁化率各向异性(AMS)和磁组构第39-40页
    5.2 交变退磁第40页
    5.3 磁滞剩磁第40页
    5.4 等温剩磁第40-41页
    5.5 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第41-42页
    5.6 磁滞回线及一阶反转曲线(FORC)第42-44页
第6章 实验结果第44-57页
    6.1 磁化率各向异性第45页
    6.2 磁性矿物第45-47页
        6.2.1 IRM获得曲线第45-46页
        6.2.2 K-T曲线第46-47页
    6.3 磁滞回线第47-50页
    6.4 天然剩磁(NRM)方向第50-54页
    6.5 地磁场相对古强度第54-57页
第7章 讨论第57-62页
    7.1 BY剖面与东亚地区PSV比较第57-58页
    7.2 SG剖面与东亚地区PSV比较第58-61页
    7.3 EWD剖面与东亚地区PSV比校第61-62页
第8章 结论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5页
附录第75-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DA的文本分类并行化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模因论的雅思图表写作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