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2-16页 |
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 第12页 |
2 临床资料 | 第12-14页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2页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2.3 纳入标准 | 第13页 |
2.4 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4 统计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结果 | 第16-32页 |
1 T2DM合并A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 第16页 |
2 T2DM合并AS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情况 | 第16-24页 |
2.1 性别分布 | 第16-17页 |
2.2 年龄分布 | 第17-18页 |
2.3 病程分布 | 第18页 |
2.4 吸烟情况 | 第18-19页 |
2.5 血压情况 | 第19-20页 |
2.6 体重指数分布 | 第20-21页 |
2.7 实验室指标情况 | 第21-24页 |
3 证候积分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积分相关性分析 | 第24-30页 |
3.1 痰证积分与动脉IMT、斑块积分的相关性 | 第24-25页 |
3.2 血瘀证积分与动脉IMT、斑块积分的相关性 | 第25页 |
3.3 痰瘀证积分与动脉IMT、斑块积分的相关性 | 第25-26页 |
3.4 证候积分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 | 第26-27页 |
3.5 证候积分与下肢动脉IMT的相关性 | 第27-28页 |
3.6 证候积分与颈动脉斑块积分的相关性 | 第28-29页 |
3.7 证候积分与下肢动脉斑块积分的相关性 | 第29-30页 |
4 证候积分与T2DM合并AS主要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0-32页 |
4.1 痰证积分主要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0-31页 |
4.2 血瘀证积分主要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1页 |
4.3 痰瘀证积分主要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1-32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32-40页 |
1 中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第32页 |
2 中医学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认识 | 第32-33页 |
3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认识 | 第33-34页 |
4 T2DM合并AS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第34-35页 |
5 中医证型与动脉IMT的关系分析 | 第35-37页 |
5.1 中医证型与颈动脉IMT的关系分析 | 第35-36页 |
5.2 中医证型与下肢动脉IMT的关系分析 | 第36-37页 |
6 中医证型与动脉斑块的关系分析 | 第37-38页 |
7 本研究创新点 | 第38页 |
8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附录A | 第42-47页 |
附录B | 第47-48页 |
文献综述 | 第48-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历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