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基于二维材料的SPR传感器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表面等离激元第9-12页
        1.1.1 表面等离激元的性质第10-11页
        1.1.2 表面等离激元的分类第11-12页
    1.2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第12-17页
        1.2.1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形成机理第12-14页
        1.2.2 SPR传感器的概念及优点第14-15页
        1.2.3 SPR传感器的基本结构第15-16页
        1.2.4 二维材料SPR传感器的应用和现状研究第16-17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数值研究方法介绍第19-29页
    2.1 COMSOLMultiphysics研究方法及介绍第19-20页
    2.2 传输矩阵法第20-22页
    2.3 SPR传感器的表征方法第22-29页
        2.3.1 角度调制第22-23页
        2.3.2 相位调制第23-25页
        2.3.3 波长调制第25-26页
        2.3.4 强度调制第26-29页
第三章 基于双金属SPR传感器的研究第29-41页
    3.1 基于双金属SPR传感器的数值计算第29-32页
        3.1.1 双金属SPR传感器的模型建立第29-30页
        3.1.2 数值计算第30-31页
        3.1.3 结果分析第31-32页
    3.2 基于二维材料的双金属SPR传感器第32-38页
        3.2.1 二维材料在传感中的应用第33-34页
        3.2.2 模型的建立第34页
        3.2.3 数值结果的分析与比较第34-38页
    3.3 结论第38-41页
第四章 基于黑鳞/氧化锌的SPR传感器研究第41-51页
    4.1 引言第41-42页
    4.2 基本模型的建立第42-43页
    4.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3-48页
        4.3.1 金属层厚度对于SPR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分析第43-46页
        4.3.2 氧化锌和黑鳞对于SPR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分析第46-48页
    4.4 结论第48-5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5.1 研究成果总结第51页
    5.2 下一步工作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分子器件对气体分子的吸附与解吸附过程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深度Q学习的低压电器卡合装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