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脆弱性分析及优化控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微电网脆弱性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第2章 微电网脆弱性评估理论 | 第12-20页 |
2.1 脆弱性问题的提出和定义 | 第12-14页 |
2.1.1 系统脆性源 | 第12-13页 |
2.1.2 系统脆弱性的定义 | 第13-14页 |
2.2 现有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 | 第14-19页 |
2.2.1 结构脆弱性指标及评估方法 | 第14-16页 |
2.2.2 运行脆弱性指标及评估方法 | 第16-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计及分布式电源的脆弱性分析 | 第20-38页 |
3.1 微电网的脆弱性评估指标定义 | 第20-26页 |
3.1.1 微电网的拓扑模型 | 第20-21页 |
3.1.2 结构脆弱性评估指标 | 第21-22页 |
3.1.3 运行脆弱性评估指标 | 第22-24页 |
3.1.4 综合脆弱性评估指标 | 第24-26页 |
3.2 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及微电网潮流计算 | 第26-33页 |
3.2.1 分布式电源的类型 | 第26页 |
3.2.2 含DG的微电网潮流计算 | 第26-33页 |
3.3 算例分析 | 第33-37页 |
3.3.1 算例一相同类型DG接入的脆弱性分析 | 第33-34页 |
3.3.2 算例二不同类型DG接入的脆弱性分析 | 第34-35页 |
3.3.3 算例三变更DG接入位置后的脆弱性分析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计及脆弱性指标的多目标重构优化 | 第38-52页 |
4.1 量子粒子群算法 | 第38-41页 |
4.1.1 粒子群概述 | 第38-39页 |
4.1.2 量子粒子群的思想及实现步骤 | 第39-41页 |
4.2 常用微电网重构的目标函数模型 | 第41-43页 |
4.2.1 以系统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的函数模型 | 第41-42页 |
4.2.2 以静态电压稳定性为目标的函数模型 | 第42页 |
4.2.3 以负荷均衡化为目标的函数模型 | 第42-43页 |
4.2.4 以平均用电无效度最小为目标的函数模型 | 第43页 |
4.3 考虑脆弱性的重构模型 | 第43-45页 |
4.3.1 综合目标函数模型 | 第43-44页 |
4.3.2 约束条件 | 第44-45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45-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连锁故障的脆弱性评估 | 第52-61页 |
5.1 连锁故障评估模型 | 第52-54页 |
5.1.1 连锁故障评估意义 | 第52页 |
5.1.2 连锁故障评估模型 | 第52-54页 |
5.2 连锁故障的脆弱性评估指标 | 第54-55页 |
5.2.1 网络结构熵下降百分比 | 第54-55页 |
5.2.2 输电效率下降百分比 | 第55页 |
5.3 微电网连锁故障模式及算法流程 | 第55-57页 |
5.3.1 故障模式 | 第55-56页 |
5.3.2 算法流程 | 第56-57页 |
5.4 算例分析 | 第57-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附录A IEEE33节点配电系统参数 | 第69-70页 |
附录B IEEE9节点配电系统参数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