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0 前言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1.1 氮杂螺环酸的分类与性质 | 第12-16页 |
1.1.1 氮杂螺环酸的分类 | 第12页 |
1.1.2 氮杂螺环酸的性质 | 第12-16页 |
1.2 氮杂螺环酸的来源与分布 | 第16-20页 |
1.3 氮杂螺环酸的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1.3.1 生物测定法 | 第20-21页 |
1.3.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LC-MS) | 第21-22页 |
1.4 氮磷营养盐对藻类的生长及产毒的影响研究 | 第22-27页 |
1.4.1 氮磷营养盐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 第22-25页 |
1.4.2 氮磷营养盐对藻类产毒的影响 | 第25-27页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路线 | 第27-29页 |
1.5.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2 氮磷营养盐对腹孔环胺藻生长及产毒水平的影响 | 第29-61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9-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35页 |
2.2.1 腹孔环胺藻的培养 | 第30-31页 |
2.2.2 生长曲线的测定与藻细胞收集 | 第31-32页 |
2.2.3 氮杂螺环酸的提取 | 第32-33页 |
2.2.4 氮杂螺环酸的LC-MS/MS分析 | 第33-34页 |
2.2.5 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5-51页 |
2.3.1 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变化对腹孔环胺藻AZDY06生长的影响 | 第35-39页 |
2.3.2 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变化对腹孔环胺藻AZFC22生长的影响 | 第39-43页 |
2.3.3 不同类型的氮源对两株腹孔环胺藻生长的影响 | 第43-45页 |
2.3.4 两株腹孔环胺藻的产毒组分分析 | 第45-46页 |
2.3.5 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变化对两株腹孔环胺藻产毒的影响 | 第46-51页 |
2.4 讨论 | 第51-61页 |
2.4.1 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变化对两株腹孔环胺藻生长的影响 | 第51-53页 |
2.4.2 不同氮源对两株腹孔环胺藻生长的影响 | 第53-54页 |
2.4.3 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变化对两株腹孔环胺藻产毒的影响 | 第54-61页 |
3 结论、创新及展望 | 第61-63页 |
3.1 结论 | 第61-62页 |
3.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62页 |
3.3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