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课题提出的原因 | 第12-13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相关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 | 第15-16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 | 第15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 | 第15页 |
1.3.3 台湾地区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 | 第15-16页 |
1.4 研究对象的相关定义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1 文献阅读法 | 第17-18页 |
1.5.2 实地调研法 | 第18页 |
1.5.3 资料分析 | 第18页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8-21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6.2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1.6.3 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2 台湾地区现代医院的沿革 | 第23-41页 |
2.1 台湾地区医疗建筑形态的演变与发展历程 | 第23-34页 |
2.1.1 1970年以前——传教士与台湾地区近代医疗的传入 | 第23-28页 |
2.1.2 1970年~1980年——从国际样式走向本土化阶段 | 第28-30页 |
2.1.3 1981年~1990年——绝对集中式阶段 | 第30-31页 |
2.1.4 1991年~2000年 强调综合医疗设备与信息系统的统筹阶段(相对集中式发展) | 第31-34页 |
2.2 台湾经营形态和医疗制度现状对现代医院发展的影响 | 第34-39页 |
2.2.1 经营形态概况及分析 | 第34-35页 |
2.2.2 医疗制度概况及分析 | 第35-37页 |
2.2.3 台湾经营形态和医疗制度影响下的医院发展 | 第37-38页 |
2.2.4 东西方医疗制度及医院形态差异的比较 | 第38-3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台湾地区医院建筑外部造型影响因素 | 第41-55页 |
3.1 台湾地区现代医院建筑外部造型分类 | 第41-42页 |
3.2 影响台湾地区现代医院外部造型的因素 | 第42-53页 |
3.2.1 功能对形式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2 社会经济条件 | 第44-45页 |
3.2.3 地域性和特征性特点 | 第45-48页 |
3.2.4 台湾地区历史传承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5 台湾地区宗教文化和人文理念 | 第49-51页 |
3.2.6 医疗心理学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 第51-5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台湾地区现代医院调研实例分析 | 第55-137页 |
4.1 医学院及附设医院 | 第56-77页 |
4.1.1 台大医院儿童医疗大楼 | 第56-63页 |
4.1.1.1 设计背景 | 第56-57页 |
4.1.1.2 造型设计 | 第57-61页 |
4.1.1.3 小结 | 第61-63页 |
4.1.2 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 | 第63-73页 |
4.1.2.1 设计背景 | 第63-67页 |
4.1.2.2 造型设计 | 第67-72页 |
4.1.2.3 小结 | 第72-73页 |
4.1.3 高雄医学院中和纪念医院 | 第73-76页 |
4.1.3.1 设计背景 | 第73-75页 |
4.1.3.2 造型设计 | 第75-76页 |
4.1.4 国防医学中心 | 第76-77页 |
4.1.4.1 设计背景 | 第76页 |
4.1.4.2 造型设计 | 第76-77页 |
4.2 财团法人长庚纪念医院 | 第77-98页 |
4.2.1 林.长庚医学中心 | 第78-85页 |
4.2.1.1 设计背景 | 第78-80页 |
4.2.1.2 造型设计 | 第80-85页 |
4.2.1.3 小结 | 第85页 |
4.2.2 桃园长庚纪念医院 | 第85-94页 |
4.2.2.1 设计背景 | 第85-91页 |
4.2.2.2 外部造型 | 第91-94页 |
4.2.3 长庚护理之家与养生文化村 | 第94-98页 |
4.2.3.1 设计背景 | 第94-95页 |
4.2.3.2 造型设计 | 第95-98页 |
4.2.3.3 小结 | 第98页 |
4.2.4 小结 | 第98页 |
4.3 慈济专案 | 第98-112页 |
4.3.1 佛教慈济医院综合医院 | 第100-104页 |
4.3.1.1 设计背景 | 第100-102页 |
4.3.1.2 造型设计 | 第102-103页 |
4.3.1.3 佛教慈济医院静思堂 | 第103-104页 |
4.3.2 佛教慈济医院台中分院 | 第104-107页 |
4.3.2.1 设计背景 | 第104-106页 |
4.3.2.2 造型设计 | 第106-107页 |
4.3.2.3 小结 | 第107页 |
4.3.3 佛教慈济综合医院大林分院 | 第107-111页 |
4.3.3.1 设计背景 | 第107-108页 |
4.3.3.2 造型设计 | 第108-111页 |
4.3.4 佛教慈济综合医院台北分院 | 第111-112页 |
4.3.4.1 设计背景 | 第111页 |
4.3.4.2 造型设计 | 第111-112页 |
4.3.5 小结 | 第112页 |
4.4 台湾马偕纪念医院 | 第112-117页 |
4.4.1 马偕医院淡水院区 | 第112-117页 |
4.4.1.1 设计背景 | 第113-114页 |
4.4.1.2 造型设计 | 第114-117页 |
4.5 生物科技建筑 | 第117-123页 |
4.5.1 财团法人国家研究院 | 第117-123页 |
4.5.1.1 设计背景 | 第117-118页 |
4.5.1.2 造型设计 | 第118-123页 |
4.5.1.3 小结 | 第123页 |
4.6 老人安养建筑——疗养院 | 第123-127页 |
4.6.1 卫生福利部嘉南疗养院 | 第124-127页 |
4.6.1.1 设计背景 | 第125页 |
4.6.1.2 造型设计 | 第125-127页 |
4.7 财团法人及企业医院 | 第127-133页 |
4.7.1 财团法人义大医院 | 第127-129页 |
4.7.1.1 设计背景 | 第127-128页 |
4.7.1.2 造型设计 | 第128-129页 |
4.7.2 亚东纪念医院第二院区 | 第129-130页 |
4.7.2.1 设计背景 | 第129页 |
4.7.2.2 造型设计 | 第129-130页 |
4.7.3 财团法人新光吴火狮纪念医院 | 第130-133页 |
4.7.3.1 设计背景 | 第130-131页 |
4.7.3.2 造型设计 | 第131-133页 |
4.8 专科诊所医院 | 第133-135页 |
4.8.1 安安妇儿诊所 | 第133-135页 |
4.8.1.1 项目背景 | 第133页 |
4.8.1.2 造型设计 | 第133-135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5 台湾地区现代医院外部造型设计原则总结 | 第137-181页 |
5.1 台湾地区现代医院规划配置 | 第137页 |
5.2 台湾地区现代医院外部造型与功能空间组织的关系 | 第137-156页 |
5.2.1 病房楼对外部造型的影响 | 第139-140页 |
5.2.2 病房楼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140-148页 |
5.2.3 台湾地区门诊楼对立面造型的影响和设计特点 | 第148-156页 |
5.3 台湾地区现代医院立面造型细部设计 | 第156-172页 |
5.3.1 立面造型尺度研究 | 第156-161页 |
5.3.2 医院标识 | 第161-162页 |
5.3.3 立面构件 | 第162-172页 |
5.4 台湾地区现代医院立面色彩和材质 | 第172-180页 |
5.4.1 建筑色彩的象征意义 | 第172-173页 |
5.4.2 行为心理学对颜色影响病人心理的研究 | 第173-174页 |
5.4.3 现代医院内部功能性色彩的要求 | 第174页 |
5.4.4 立面材质在现代医院立面造型中的应用 | 第174-176页 |
5.4.5 台湾现代医院建筑立面色彩和材质 | 第176-180页 |
5.4.6 灯光色彩对现代医院外部造型的影响 | 第1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80-181页 |
6 结语 | 第181-183页 |
致谢 | 第183-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187页 |
图表目录 | 第187-197页 |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197-199页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第199-201页 |
附录三 立面图 | 第201-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