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5页 |
1.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概述 | 第11-12页 |
1.2 金属有机框架的特性 | 第12-14页 |
1.3 MOFs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14-15页 |
1.4 金属有机框架的应用 | 第15-32页 |
1.4.1 在气体储存与分离上的应用 | 第15-21页 |
1.4.2 非均相催化 | 第21-26页 |
1.4.3 化学传感 | 第26-32页 |
1.4.4 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32页 |
1.5 本文的设计思路和内容 | 第32-35页 |
第二章 基于苯并噻二唑官能化的金属有机骨架在可见光催化需氧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35-45页 |
2.1 引言 | 第35-36页 |
2.2 光催化剂的合成 | 第36-39页 |
2.2.1 配体H_2-BTD的合成 | 第36-37页 |
2.2.2 配体H_2-dmtpdc的合成 | 第37-38页 |
2.2.3 MOFUiO-68-S的合成 | 第38-39页 |
2.3 光催化剂的表征和性能研究 | 第39-43页 |
2.3.1 结构的确定 | 第39-40页 |
2.3.2 催化有机化学反应 | 第40-43页 |
2.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43-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基于苯并硒二唑官能化的金属有机骨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需氧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 第45-57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光催化剂的合成 | 第46-49页 |
3.2.1 配体H_21的合成 | 第46-47页 |
3.2.2 化合物UiO-68-Se的合成 | 第47-48页 |
3.2.3 化合物UiO-68-M的合成 | 第48-49页 |
3.3 光催化剂的表征和性能研究 | 第49-55页 |
3.3.1 产物结构的确定 | 第49-52页 |
3.3.2 反应条件筛选 | 第52页 |
3.3.3 底物拓展 | 第52-54页 |
3.3.4 循环性测试 | 第54-55页 |
3.3.5 ESR测试 | 第55页 |
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55-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基于苯并噻二唑并三唑官能化的金属有机骨架在空气中光催化氧化降解类硫芥子气 | 第57-75页 |
4.1 引言 | 第57-59页 |
4.2 光催化剂的合成 | 第59-62页 |
4.2.1 配体H_2-TBTD的合成 | 第59-61页 |
4.2.2 MOF的合成 | 第61-62页 |
4.3 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62-68页 |
4.3.1 催化剂结构的确定 | 第62-64页 |
4.3.2 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64-68页 |
4.4 催化实验 | 第68-74页 |
4.4.1 催化条件筛选 | 第68页 |
4.4.2 主要催化实验 | 第68-73页 |
4.4.3 催化剂的优越性 | 第73-74页 |
4.4.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基于二羟基喔喹啉官能化的金属有机骨架在液相和气相中比率荧光识别有机胺 | 第75-93页 |
5.1 引言 | 第75-76页 |
5.2 合成与表征 | 第76-79页 |
5.2.1 配体H2-ostpdc的合成 | 第76-78页 |
5.2.2 MOFUiO-68-osdm的合成 | 第78页 |
5.2.3 参比MOFUiO-68-M和UiO-68-S的合成 | 第78-79页 |
5.3 传感器UiO-68-osdm的表征 | 第79-82页 |
5.4 传感器UiO-68-osdm对胺类物质的响应 | 第82-89页 |
5.4.1 液相识别挥发性有机胺 | 第82-84页 |
5.4.2 气相识别挥发性有机胺 | 第84-86页 |
5.4.3 识别的选择性 | 第86-88页 |
5.4.4 识别的循环性能 | 第88-89页 |
5.5 传感器UiO-68-osdm识别胺类物质的可能的机理 | 第89-9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作者简历 | 第113-11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