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9-10页 |
1.3.1 研究的思路 | 第9-10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0页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的界定 | 第10-14页 |
1.4.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0-11页 |
1.4.2 概念的界定 | 第11-14页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高校和谐校园 | 第14-19页 |
2.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特征 | 第14-15页 |
2.2 和谐校园的内涵及特征 | 第15页 |
2.3 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 第15-17页 |
2.3.1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 第16页 |
2.3.2 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16-17页 |
2.3.3 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力,推动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17页 |
2.4 高校法治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 第17-18页 |
2.5 高校学生权利保护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 | 第18-19页 |
第三章 高校管理法治的历史与现状 | 第19-32页 |
3.1 从高校学生权利保护的演变看高校法治化进程 | 第19-23页 |
3.1.1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酝酿阶段(1978 年—1985 年) | 第19-20页 |
3.1.2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1985 年—1992 年) | 第20-21页 |
3.1.3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1992 年—1997 年) | 第21-22页 |
3.1.4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1997 年至今) | 第22-23页 |
3.2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依法治校的现状 | 第23-32页 |
3.2.1 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弱法”现象的表现 | 第24-26页 |
3.2.2 当前高校管理中对学生权利侵犯的表现 | 第26-32页 |
第四章 高校学生权利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 第32-40页 |
4.1 当前高校学生权利受到侵害的原因分析 | 第32-40页 |
4.1.1 历史原因 | 第32-35页 |
4.1.2 法律原因 | 第35-37页 |
4.1.3 高校管理的原因 | 第37-40页 |
第五章 保护学生权利,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思考 | 第40-53页 |
5.1 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 第40-43页 |
5.1.1 从高校方面看 | 第40-42页 |
5.1.2 从学生方面看 | 第42-43页 |
5.2 加强法制建设,克服高校管理“弱法”现象 | 第43-47页 |
5.2.1 立法方面 | 第43-44页 |
5.2.2 司法方面 | 第44-45页 |
5.2.3 执法方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监督机制 | 第45-47页 |
5.3 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 第47-53页 |
5.3.1 吸收学生参与高校公共事务,推进高校管理民主化进程 | 第47-48页 |
5.3.2 完善纠纷解决机制,避免争讼构建和谐 | 第48-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