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氧化生长SiO2钝化膜与双层减反射膜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太阳能光伏发展的意义 | 第9页 |
1.2 太阳电池的发展历程 | 第9-11页 |
1.3 太阳电池的应用 | 第11-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制造工艺 | 第14-22页 |
2.1 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2.1.1 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2.1.2 光电转换效率 | 第15-16页 |
2.2 太阳电池的制造工艺 | 第16-21页 |
2.2.1 绒面制备 | 第17-18页 |
2.2.2 p-n 结制备 | 第18-19页 |
2.2.3 减反射膜沉积 | 第19-20页 |
2.2.4 电极制备与高温烧结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热氧化生长SiO_2钝化膜的研究 | 第22-37页 |
3.1 复合理论 | 第22-26页 |
3.1.1 体复合 | 第23-26页 |
3.1.2 表面复合 | 第26页 |
3.2 表面钝化技术 | 第26-29页 |
3.2.1 氢化钝化方法 | 第27页 |
3.2.2 氧化钝化方法 | 第27-28页 |
3.2.3 其它钝化方法 | 第28-29页 |
3.3 热氧化生长原理 | 第29-31页 |
3.3.1 热氧化生长的方法及原理 | 第29-30页 |
3.3.2 热氧化生长速率 | 第30-31页 |
3.4 热氧化生长SiO_2 钝化膜实验 | 第31-36页 |
3.4.1 氧化温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2 氮气流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3 氧气流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4 氧化时间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5 钝化效果的比较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双层减反射膜技术的研究 | 第37-45页 |
4.1 二氧化钛的制备 | 第37-38页 |
4.1.1 二氧化钛的介绍 | 第37页 |
4.1.2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 第37-38页 |
4.2 双层减反射膜技术 | 第38-44页 |
4.2.1 SiO_2/TiO_2 双层减反射膜 | 第38-40页 |
4.2.2 SiO_2/SiNx 双层减反射膜 | 第40-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电镀电极的研究 | 第45-53页 |
5.1 电镀理论基础 | 第45-46页 |
5.1.1 电镀原理 | 第45-46页 |
5.1.2 太阳电池中电镀的优势 | 第46页 |
5.2 电镀镍电极实验 | 第46-51页 |
5.2.1 PH 值的影响 | 第47-48页 |
5.2.2 温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3 电镀液浓度的影响 | 第49-51页 |
5.3 电池性能分析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59-60页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