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中国“底层文学”中的底层形象研究
本文的创新点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世纪之交中国文学中的“底层文学”与底层形象 | 第11-36页 |
一、“底层文学”,一个新的文学话题的出现 | 第11-16页 |
二、“底层文学”的特质 | 第16-18页 |
三、“底层文学”的不足及文学史意义 | 第18-25页 |
四、“底层文学”中的底层形象 | 第25-36页 |
第一章 世纪之交“底层文学”中的农民工形象 | 第36-68页 |
第一节 饱受歧视、欺辱的外来者 | 第37-57页 |
第二节 无家的漂泊者 | 第57-66页 |
第三节: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二章 世纪之交“底层文学”中的工人形象 | 第68-94页 |
第一节 从“咱们工人有力量”到“咱们工人真窝囊” | 第69-79页 |
第二节 良民、凡人和逆行者 | 第79-91页 |
第三节:小结 | 第91-94页 |
第三章 世纪之交“底层文学”中的乡村教师形象 | 第94-116页 |
第一节 从“清贫”到“贫穷” | 第95-102页 |
第二节 失败的启蒙者——“我们能够拯救谁?” | 第102-113页 |
第三节:小结 | 第113-116页 |
第四章 世纪之交“底层文学”中的妓女形象 | 第116-141页 |
第一节:无辜的受害者一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 | 第118-124页 |
第二节:生活的迷途者一对灵魂内伤的真实书写 | 第124-131页 |
第三节:自愿为妓者一新身体伦理的变形 | 第131-138页 |
第四节:小结 | 第138-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0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50-151页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