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女鬼群像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第1章 《聊斋志异》中女鬼群像解析 | 第12-32页 |
| 1.1 《聊斋志异》中女鬼群像分类研究 | 第12-22页 |
| 1.1.1 害人女鬼 | 第14-17页 |
| 1.1.2 复仇女鬼 | 第17-18页 |
| 1.1.3 人鬼婚恋中的女鬼 | 第18-22页 |
| 1.2 《聊斋志异》中女鬼与书生交往探究 | 第22-32页 |
| 1.2.1 女鬼与书生交往缘由 | 第23-25页 |
| 1.2.2 女鬼与书生交往过程 | 第25-26页 |
| 1.2.3 女鬼与书生交往结局 | 第26-28页 |
| 1.2.4 女鬼与书生交往之书生形象 | 第28-31页 |
| 1.2.5 女鬼与书生交往故事之意旨 | 第31-32页 |
| 第2章 《聊斋志异》中女鬼故事叙事研究 | 第32-40页 |
| 2.1 女鬼故事叙事与诗词的羼入 | 第32-35页 |
| 2.1.1 诗词的运用情形 | 第32-33页 |
| 2.1.2 诗词的叙事功能 | 第33-35页 |
| 2.2 “绣鞋”意象的运用 | 第35-36页 |
| 2.3 精彩纷呈的叙事语言 | 第36-38页 |
| 2.4 女鬼叙事中的感伤风格 | 第38-40页 |
| 第3章 《聊斋志异》中女鬼形象创作探因 | 第40-50页 |
| 3.1 蒲松龄个人因素对女鬼形象创作的影响 | 第40-48页 |
| 3.1.1 蒲松龄的独特爱好 | 第40-41页 |
| 3.1.2 蒲松龄的情欲幻想 | 第41-42页 |
| 3.1.3 女鬼形象的创作来源 | 第42-44页 |
| 3.1.4 蒲松龄建构女鬼形象的意图 | 第44-48页 |
| 3.2 社会思潮的影响 | 第48-50页 |
| 结语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