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防目标第9-10页
    1.3 非结构构件的分类、震害、特性及破坏模式第10-15页
        1.3.1 非结构构件的分类第10-11页
        1.3.2 非结构构件的特性第11-12页
        1.3.3 非结构构件的震害、破坏机理及破坏模式第12-15页
    1.4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第15-16页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的发展与现状第17-30页
    2.1 非结构构件抗震研究进展第17-19页
        2.1.1 国内研究的发展动态第17-18页
        2.1.2 国外研究的发展动态第18-19页
    2.2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规定第19-25页
        2.2.1 国内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定第20-22页
        2.2.2 美国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定第22-24页
        2.2.3 其他国家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定第24页
        2.2.4 各国等效侧力法计算公式的对比第24-25页
    2.3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计算研究方法第25-30页
        2.3.1 等效侧力法第25-26页
        2.3.2 楼面反应谱法第26-28页
        2.3.3 试验研究第28-30页
第三章 楼面反应谱的建立第30-47页
    3.1 弹塑性时程分析第30-42页
        3.1.1 ANSYS 软件第30-31页
        3.1.2 建立模型第31页
        3.1.3 地震波的选用第31-33页
        3.1.4 楼层加速度反应时程分析结果第33-42页
    3.2 建立楼面反应谱第42-46页
        3.2.1 楼面反应谱的概念第42页
        3.2.2 建立楼面反应谱的方法第42-43页
        3.2.3 楼面反应谱的计算第43-46页
    3.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第47-60页
    4.1 吊顶第47-53页
        4.1.1 假设条件第47页
        4.1.2 ANSYS 软件模拟吊顶的地震反应第47-49页
        4.1.3 45 悬线第49-53页
    4.2 浮放式设备第53-60页
        4.2.1 假设条件第53-54页
        4.2.2 计算简图及运动方程第54-55页
        4.2.3 模型建立及分析结果第55-58页
        4.2.4 结论第58-60页
第五章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第60-70页
    5.1 建筑非结构构件抗震构造措施第61-66页
        5.1.1 非承重墙体的抗震构造措施第61-64页
        5.1.2 吊顶的抗震构造措施第64-65页
        5.1.3 附属构件及大型储物架的抗震构造措施第65-66页
    5.2 管道的抗震构造措施第66页
    5.3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的抗震构造措施第66-70页
        5.3.1 电梯的抗震构造措施第67-68页
        5.3.2 安装在非结构构件上的设备的抗震构造措施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6.1 结论第70页
    6.2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高铁客运站地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下一篇:深埋引水隧洞富水段注浆堵水加固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