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海洋经济新区发展现状第13-23页
        1.3.1 海洋经济现状第13-15页
        1.3.2 蓝色经济界定第15-16页
        1.3.3 蓝色经济区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4 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第18-20页
        1.3.5 蓝色经济区主要产业发展趋势第20-23页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第23-25页
        1.4.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2 研究结构第24-25页
第2章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发展规划定位第25-45页
    2.1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现状第25-26页
        2.1.1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自然现状第25页
        2.1.2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建设现状第25-26页
    2.2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优势与劣势分析第26-30页
        2.2.1 优势第26-28页
        2.2.2 劣势第28-30页
    2.3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机遇与威胁分析第30-35页
        2.3.1 机遇第30-34页
        2.3.2 威胁第34-35页
    2.4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 SWOT 矩阵分析第35页
    2.5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规划原则第35-38页
        2.5.1 坚持海陆统筹第37页
        2.5.2 坚持生态优先第37-38页
        2.5.3 坚持转变方式第38页
        2.5.4 坚持面向世界第38页
        2.5.5 坚持科学布局第38页
    2.6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规划定位第38-44页
        2.6.1 中日韩经济合作试验区第39-40页
        2.6.2 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型滨海产业新城第40-42页
        2.6.3 空海铁多式联运综合性港区第42-43页
        2.6.4 威海市转型协调发展的引领区第43页
        2.6.5 未来 30 年东部沿海开发的战略拓展区第43-44页
    2.7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规划目标与产业布局第45-55页
    3.1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发展思路第45-46页
        3.1.1 以新区主要产业对空间的客观要求为基础第45页
        3.1.2 以特色产业园作为新区布局的主要形式第45-46页
        3.1.3 以先行构建完善的产业基础作为近期产业布局重点第46页
        3.1.4 以空间准入标准作为产业布局规划实施的主要手段第46页
    3.2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规划目标第46-47页
    3.3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产业发展总体框架第47-49页
    3.4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产业发展定位第49页
        3.4.1 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第49页
        3.4.2 现代化海洋经济示范区第49页
        3.4.3 半岛国际生态发展引领区第49页
    3.5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产业发展重点第49-54页
        3.5.1 海洋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第50-51页
        3.5.2 海洋节能环保产业园第51页
        3.5.3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第51-52页
        3.5.4 港口物流产业园第52页
        3.5.5 金滩滨海养生旅游度假区第52-53页
        3.5.6 科创研发孵化基地第53页
        3.5.7 日韩产业园第53-54页
    3.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文登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发展政策措施第55-63页
    4.1 政策性保障措施第55-58页
        4.1.1 土地利用政策第55-56页
        4.1.2 财政税收政策第56页
        4.1.3 人力资源及劳动力保障政策第56-58页
        4.1.4 完善的投融资体系政策第58页
    4.2 基础设施保障措施第58-60页
        4.2.1 全力突破南海新港第58-59页
        4.2.2 全力加快内外立体交通体系建设第59-60页
        4.2.3 全力完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第60页
    4.3 行政角度政策措施第60-62页
        4.3.1 优化发展环境第60-61页
        4.3.2 提高工作效能第61页
        4.3.3 合理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第61页
        4.3.4 适当行政干预第61-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后记第70-71页
个人简历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遗传算法的地震信号多道匹配追踪快速分解及应用
下一篇:项目组织内部非正式知识治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