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资源与环境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内铝铁资源概况 | 第9-11页 |
1.2.2 赤泥的危害 | 第11页 |
1.3 赤泥中提取有价元素的研究 | 第11-15页 |
1.3.1 赤泥中提取铁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2 赤泥中提取铝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3 赤泥中提取多种金属的研究 | 第14-15页 |
1.4 赤泥应用于环境处理和建材制备的研究 | 第15-17页 |
1.4.1 赤泥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 第15-16页 |
1.4.2 赤泥在制备建材的应用 | 第16-17页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5.1 选题意义 | 第17页 |
1.5.2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19-20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0页 |
2.3 实验流程 | 第20-24页 |
3 赤泥中含铁矿物碳热还原过程分析 | 第24-32页 |
3.1 热力学计算 | 第24-25页 |
3.1.1 含铁矿物碳热还原过程中的主要反应 | 第24页 |
3.1.2 热力学分析 | 第24-25页 |
3.2 Fe_2O_3-Na_2CO_3-C体系热重分析 | 第25-26页 |
3.3 Na_2O·Fe_2O_3在赤铁矿物还原过程中的作用 | 第26-29页 |
3.4 Na_2O·Fe_2O_3对含铁化合物还原产物的影响 | 第29-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高铁赤泥烧成熟料中铝的回收 | 第32-42页 |
4.1 烧成温度对氧化铝回收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4.2 烧成时间对氧化铝回收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4.3 钙比对氧化铝回收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4.4 碱比对氧化铝回收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4.5 配炭比对氧化铝回收率的影响 | 第36-38页 |
4.6 生料制备方式对氧化铝回收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4.7 添加剂对高铁赤泥熟料还原烧成的影响 | 第39-40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5 高铁赤泥中钠的回收 | 第42-46页 |
5.1 烧成温度对熟料中钠回收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5.2 钙比对钠回收率的影响 | 第43页 |
5.3 碱比对钠回收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5.4 配炭比对钠回收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6 高铁赤泥中铁的回收 | 第46-57页 |
6.1 烧成时间对赤泥铁回收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6.2 钙比对赤泥中铁回收的影响 | 第47-48页 |
6.3 碱比对赤泥中铁回收的影响 | 第48-49页 |
6.4 配炭比对赤泥中铁回收的影响 | 第49-50页 |
6.5 磁选强度对赤泥中铁回收的影响 | 第50-51页 |
6.6 一次精选对赤泥中铁回收的影响 | 第51-52页 |
6.7 精矿和尾矿的物相组成及形貌分析 | 第52-55页 |
6.8 精矿和尾矿的钠含量分析 | 第55-56页 |
6.9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7 赤泥中主要稀有金属的走向 | 第57-60页 |
7.1 赤泥中主要稀有元素的含量 | 第57页 |
7.2 钛元素的走向 | 第57-58页 |
7.3 钪元素的走向 | 第58页 |
7.4 铌元素的走向 | 第58-59页 |
7.5 钽元素的走向 | 第59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8 结论和展望 | 第60-62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60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