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聚甘油简介 | 第11-14页 |
1.3 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1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5页 |
1.4 聚甘油的合成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碱催化法聚合 | 第16页 |
1.4.2 酸催化法聚合 | 第16页 |
1.4.3 从油脂生产残渣中提取 | 第16-17页 |
1.4.4 表氯醇为原料合成聚甘油 | 第17页 |
1.4.5 以甘油和缩水甘油为原料 | 第17页 |
1.4.6 其他方法 | 第17页 |
1.5 聚甘油的分析方法 | 第17-20页 |
1.5.1 氧化还原滴定法 | 第18页 |
1.5.2 出水量法 | 第18-19页 |
1.5.3 折光率法 | 第19页 |
1.5.4 酸酐滴定法 | 第19-20页 |
1.5.5 色谱法 | 第20页 |
1.6 聚甘油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第20-22页 |
1.6.1 聚甘油的应用 | 第20-21页 |
1.6.2 聚甘油酯的应用 | 第21-22页 |
1.7 固体碱催化剂 | 第22-26页 |
1.7.1 固体碱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22页 |
1.7.2 固体碱催化剂的种类 | 第22-23页 |
1.7.3 固体碱的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1.7.4 固体碱催化剂的表征 | 第24-26页 |
1.8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页 |
1.9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聚甘油聚合度的检测方法 | 第27-34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7-28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2.3 检测方法原理及操作步骤 | 第28-30页 |
2.3.1 原理 | 第28-29页 |
2.3.2 操作步骤 | 第29-30页 |
2.4 检测方法结果的比较 | 第30-33页 |
2.4.1 乙酸酐法与国标法的比较 | 第30-31页 |
2.4.2 酸酐法和折光率法及出水量推算聚合度法的比较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液体碱催化剂的选择 | 第34-40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4-35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4-3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3.3 实验步骤及流程装置图 | 第35-36页 |
3.3.1 实验步骤 | 第35-36页 |
3.3.2 工艺流程图 | 第36页 |
3.3.3 实验装置图 | 第36页 |
3.4 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3.4.1 聚合度的检测 | 第36-37页 |
3.4.2 质谱分析 | 第37页 |
3.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3.5.1 聚合度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3.5.2 质谱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反应条件对聚甘油合成的影响 | 第40-49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0-41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4.3.1 聚甘油的合成 | 第41页 |
4.3.2 聚合度的测定 | 第41页 |
4.4 实验设计 | 第41页 |
4.4.1 单因素试验 | 第41页 |
4.4.2 交试验设计 | 第41页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8页 |
4.5.1 单因素分析 | 第41-46页 |
4.5.2 交试验分析 | 第46-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 | 第49-61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9-50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49-50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5.3 实验步骤 | 第50-52页 |
5.3.1 固体碱的制备 | 第50-51页 |
5.3.2 聚甘油的合成 | 第51页 |
5.3.3 聚合度的测定 | 第51页 |
5.3.4 固体碱催化剂的表征 | 第51-52页 |
5.3.5 工艺流程图 | 第52页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5.4.1 催化组分的选择 | 第52-53页 |
5.4.2 载体的选择 | 第53-54页 |
5.4.3 液体碱与固体碱的比较 | 第54-55页 |
5.4.4 固体碱与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比较 | 第55-56页 |
5.5 不同负载量催化剂的比较 | 第56-59页 |
5.5.1 碱性分析 | 第57-58页 |
5.5.2 CO_2-TPD分析 | 第58-5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6.1 结论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