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工作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1.2 漆包线生产加工的工艺流程 | 第14-15页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2章 车间焊头工艺现状概述 | 第17-21页 |
2.1 焊头工艺简介 | 第17页 |
2.2 准备工作 | 第17-18页 |
2.3 正式操作 | 第18-19页 |
2.4 注意事项 | 第19-21页 |
第3章 问题与改善 | 第21-27页 |
3.1 关于退线长度的问题与改善 | 第21-25页 |
3.1.1 问题说明 | 第21页 |
3.1.2 改善方案 | 第21-22页 |
3.1.3 改善原理 | 第22-25页 |
3.2 关于铜线摩擦划伤的问题与改善 | 第25-27页 |
3.2.1 问题说明 | 第25页 |
3.2.2 改善方案 | 第25页 |
3.2.3 改善原理 | 第25-27页 |
第4章 焊头工艺的过程 FMEA | 第27-35页 |
4.1 FMEA 的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4.2 评价标准 | 第30-32页 |
4.2.1 严重度(S) | 第30-31页 |
4.2.2 频度(O) | 第31页 |
4.2.3 不易探测度(D) | 第31-32页 |
4.3 焊头工艺中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 | 第32-35页 |
第5章 标准作业程序的制定 | 第35-41页 |
5.1 SOP 的概念和作用 | 第35-39页 |
5.2 SOP 的制定步骤 | 第39页 |
5.3 善后焊头工艺的 SOP | 第39-41页 |
第6章 标准时间的确定 | 第41-49页 |
6.1 标准时间的概念和作用 | 第41页 |
6.2 利用秒表时间研究方法制定标准时间 | 第41-43页 |
6.2.1 秒表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 | 第41-42页 |
6.2.2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 | 第42-43页 |
6.3 秒表时间研究步骤 | 第43-45页 |
6.4 焊头工艺标准时间的确定 | 第45-49页 |
6.4.1 划分操作单元 | 第45-46页 |
6.4.2 确定观测次数 | 第46页 |
6.4.3 测时并计算标准时间 | 第46-49页 |
第7章 技术经济分析 | 第49-53页 |
7.1 关于改善方案的技术合理性与先进分析 | 第49-50页 |
7.1.1 改善方案(一)的技术合理性与先进性分析 | 第49页 |
7.1.2 改善方案(二)的技术合理性与先进性分析 | 第49-50页 |
7.2 关于改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50页 |
7.2.1 改善方案(一)的可行性性分析 | 第50页 |
7.2.2 改善方案(二)的可行性性分析 | 第50页 |
7.3 关于改善方案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 第50-53页 |
7.3.1 改善方案(一)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 第50-52页 |
7.3.2 改善方案(二)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 第52-53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