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 简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法背景 | 第8-15页 |
(一)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普遍性 | 第8-9页 |
(二)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 第9-10页 |
(三) 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重要依据 | 第10-13页 |
1.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具有重大的现实需要 | 第10-11页 |
2.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具有坚实的法律依据 | 第11-12页 |
3.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具有有益的域外借鉴 | 第12-13页 |
(四) 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并不违背刑法谦抑性 | 第13-15页 |
1.“拖欠已属于正常现象”的严峻社会形势要求刑法的介入 | 第13-14页 |
2.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成立条件十分严格 | 第14-15页 |
二、 分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 | 第15-20页 |
(一)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客体 | 第15页 |
(二)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客观方面 | 第15-18页 |
1.行为方式表现为有能力支付劳动报酬而拒不支付 | 第15-16页 |
2.拒绝支付的数额较大 | 第16-17页 |
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 第17-18页 |
(三)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体 | 第18-19页 |
(四)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观方面 | 第19-20页 |
三、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司法适用及配套制度的建立 | 第20-31页 |
(一)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司法认定 | 第21-24页 |
1.“劳动者”的范围有待明确 | 第21-22页 |
2.“劳动报酬”的范围有待扩展 | 第22-23页 |
3.主体中的国家机关需要能够被“责令” | 第23-24页 |
(二)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律认定 | 第24-27页 |
1.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属于非亲告罪 | 第24-25页 |
2.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与一般欠薪行为的关系 | 第25-26页 |
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关系 | 第26-27页 |
(三) 惩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需建立的配套制度 | 第27-31页 |
1.增加资格刑法律处罚 | 第27-28页 |
2.建立全国性的欠薪保障金制度 | 第28-29页 |
3.简化处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的司法程序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